时光如水,静静流淌在文渊阁的藏书楼与摹影壁之间。姚辰与姜媱的关系,在这日复一日的切磋探讨中,悄然发生着变化。那层覆盖在姜媱周身的冰霜,在姚辰面前,已消融大半。他们依旧时常为某个古符的释义争论得面红耳赤,也会因共同领悟到一处书道妙境而相视一笑。静谧的藏书楼内,不再只有书页翻动的声音,更多了两人低沉而投入的交谈,甚至偶尔姜媱被姚辰某个新奇比喻逗乐时,也会有浅浅的笑意。
这一日,两人刚结束对一幅上古“云篆”符图的探讨,都有些神思倦怠。姚辰看着窗外明媚却不刺眼的阳光,忽然心有所感,对身旁正凝眉沉思的姜媱笑道:“姜师姐,你我这些时日,似乎太过沉溺于故纸堆与这摹影壁中了。”
姜媱抬眸,眼中带着询问。
姚辰踱步到窗边,望着远处连绵的青云山脉,悠然道:“大道如流水,奔流不息,然亦有回旋停顿之处。一味勇猛精进,有时反不如暂时停下脚步,观天地之象,感四时之变,为下一次远行积蓄力量。这或许便是‘以退为进’,‘张弛有度’之理。心神松弛之下,灵光反而更易迸发。”
他转过身,目光清澈地看向姜媱:“整日足不出户,岂不辜负这大好天地?不若明日,我带你出去走走,不在修行,只在闲逛,或许别有一番感悟。”
姜媱微微怔住。她自幼在神殿长大,所见皆是森严规矩与刻苦修行,入了青云书院,更是几乎将所有时间投入修炼与学问,何曾有人对她提出过如此“不务正业”的邀请?她看着姚辰眼中真诚的笑意,以及那番关于“张弛之道”的言论,心中某根紧绷的弦似乎被轻轻拨动。沉默片刻,她竟鬼使神差般,极轻地点了点头:“好。”
翌日,当姚辰与姜媱并肩走出内阁,缓步踏入翰香镇时,引起的轰动不亚于一场地震。
“快看!是八先生姜媱!”
“她……她竟然在逛街?”
“天啊,她旁边是九先生姚辰!”
“他们……他们走在一起!姜仙子竟然在笑!”
街道两旁,无论是书院学子还是镇上居民,无不目瞪口呆。那位素来清冷如冰、几乎从不与异性接触、被誉为“天下第一美女”的姜媱,此刻竟与姚辰并肩而行,漫步于熙攘的街市。她虽依旧白纱遮面,但那露出的眉眼间,少了往日的冰封,多了几分难以言喻的柔和,甚至偶尔侧耳倾听姚辰说话时,眼眸会弯起浅浅的弧度,仿佛在笑。
这一幕,足以让无数倾慕者心碎,也让更多人对姚辰佩服得五体投地。能接近这位冰山美人已属不易,竟还能让她展露笑颜,这九先生,果然非常人!
姚辰对周围的议论恍若未闻,兴致勃勃地带着姜媱穿行于青石板铺就的小巷,看路边匠人制作糖人,听茶馆里说书人讲述江湖轶事,甚至还买了两串冰糖葫芦,递了一串给姜媱。姜媱起初有些迟疑,但在姚辰鼓励的目光下,还是轻轻接过,隔着白纱小口品尝,那甜丝丝的滋味,似乎一直沁入了心底。
离开翰香镇,姚辰又带着她信步登上青云山一座无名的小山峰。此时东方既白,晨曦初露,万道金芒刺破云层,将山川草木染上一层温暖的色泽。两人并肩立于峰顶,俯瞰脚下云海翻腾,书院楼阁在晨曦中若隐若现,如同仙境。
“你看这日出,”姚辰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气,感慨道,“夜尽天明,阴阳交替,亦是大道。有时觉得修行困顿,前路迷茫,不妨看看这天地,它自有无穷生机与规律。”
姜媱静静聆听,望着那磅礴而出的朝阳,只觉得心胸为之一阔,往日修行中一些滞涩之处,竟隐隐有松动之感。她轻轻“嗯”了一声,第一次主动开口道:“确实……别有洞天。”
下山时,路过山脚一片宁静的小湖。湖水清澈,倒映着蓝天白云与四周山色,偶有飞鸟掠过,点起圈圈涟漪。湖边系着几叶无人看管的扁舟。
姚辰心念一动,笑道:“如此湖光山色,不泛舟其上,岂不可惜?”说着,便解开一叶小舟的缆绳,轻盈地跳了上去,然后向岸上的姜媱伸出手。
姜媱看着他那带着笑意的清澈眼眸,又看了看那碧波荡漾的湖面,稍作犹豫,还是将纤纤玉手递了过去。姚辰轻轻一拉,她便如一片轻羽般落在了小舟上。
姚辰从储物袋中取出茶具和灵茶,以自身灵力煮沸湖水,泡了两杯清香四溢的灵茶。两人对坐舟中,小舟随波轻轻荡漾。
此情此景,姚辰心中愉悦,看着姜媱在湖光山色映衬下更显清丽绝俗的侧影,情不自禁地便哼唱起来:“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曲调轻快悠扬,迥异于当世任何乐律。姜媱好奇地转过头,美眸中带着讶异:“这是什么曲调?从未听过。”
姚辰哈哈一笑,搪塞道:“瞎编的,应景而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