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淡风轻】第二卷:尘缘未了
第16章:音惑人心
青山镇的清晨,总是被一层薄薄的、带着草木清甜气息的雾霭唤醒。赵青山惯例在天蒙蒙亮时便起身,提着那柄被他磨得锃亮的柴刀上山砍柴。他力气惊人,碗口粗的树干,几刀下去便应声而断,效率远超寻常樵夫。而江怀柔则会在稍晚些时候,提着药篮,踏着露水,去镇上的“怀仁堂”坐诊,或是去附近的山野采集药材。
日子仿佛又回到了最初的平静,但那日萧少峰与韩书澜(阿澜)之间近乎对峙的紧张,以及淡雅诗被擒、风雨欲来退走后的余波,像是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涟漪虽渐渐平复,但水底的暗流却从未真正停止。
这日恰逢镇上的大集,四乡八邻的农户、小贩都聚集在镇中心那片还算宽敞的广场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赵青山被江怀柔拉着来采买些日常用品和药材种子,她笑着说:“总不能让赵大将军真的一辈子只砍柴挑水,我们也得学着种些药材,自给自足才是长久之计。”
赵青山看着江怀柔温婉的侧脸,心中一片柔软,他粗粝的大手紧紧包裹着她纤细的手指,憨厚一笑:“都听你的。”
萧少峰与韩书澜也来了集市。自那日几乎挑明身份却又被江怀柔打断后,两人之间弥漫着一种微妙的气氛。萧少峰的目光更加深沉,时常落在韩书澜身上,带着探究,更带着一种几乎要破土而出的、压抑了太久的情感。韩书澜则显得更加谨慎,她依旧易容成“阿澜”那平凡无奇的模样,但眼神中的灵动与智慧,却非易容术所能完全掩盖。她刻意与萧少峰保持着距离,却又无法完全忽视他那如有实质的视线。
四人便在集市上不期而遇。赵青山正蹲在一个卖农具的摊前,仔细挑选着一把锄头,江怀柔在一旁轻声给出建议。萧少峰则负手立在一个书摊前,随手翻着一本泛黄的兵书,眼神却不着痕迹地扫过周围。韩书澜在一个卖药材的摊子前,与摊主讨价还价,言辞精准,对药材的性状了如指掌。
就在这时,一阵若有若无的笛声,悄然混入了集市的喧嚣之中。
那笛声初听时极其微弱,仿佛只是哪个顽童的信口胡吹,不成曲调。但渐渐地,它变得清晰起来,音色空灵剔透,却又带着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诡异,像是一条滑腻冰冷的蛇,悄无声息地钻入人的耳膜,直抵心间。
笛声的旋律很怪,并非任何耳熟能详的乡野小调,也不是文人雅士喜爱的清雅古曲。它忽高忽低,时而急促如雨打芭蕉,时而舒缓如溪流潺潺,转折处带着一种奇异的粘稠感,听得人心里莫名发慌。
赵青山最先察觉到不对劲,他皱了皱眉,直起身来,环顾四周:“什么声音?怪里怪气的。”
萧少峰几乎在同时放下了手中的书卷,他锐利的目光瞬间锁定了笛声传来的方向——是在集市边缘,一棵老槐树下,一个穿着洗得发白的青色布衣、看起来约莫十七八岁的少年,正垂着眼帘,专注地吹奏着一支普通的竹笛。那少年面容清秀,甚至带着几分未脱的稚气,身形单薄,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
然而,萧少峰的瞳孔却微微收缩。他在那少年身上,感受到了一种极其内敛,却又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气息。那不是杀气,而是一种…空洞的、仿佛能吸纳一切情绪的诡异平静。
“怀柔,你觉得这笛声……”赵青山转过头,想问江怀柔的感受,却见江怀柔的神色有些异样。
她原本带着浅笑的脸庞,此刻显得有些茫然,眼神失去了焦点,怔怔地望着那老槐树下的方向,喃喃道:“这曲子……好奇特……好像……在哪里听过……”她的声音轻柔,带着一丝恍惚。
“怀柔?”赵青山心中一紧,伸手想去拉她。
就在他的手指即将触碰到江怀柔的衣袖时,江怀柔却猛地后退了一步,避开了他的触碰。她抬起头,看向赵青山的眼神充满了陌生的恐惧和抗拒,声音尖利起来:“别碰我!你是谁?离我远点!”
这一声惊呼,顿时引来了周围人的侧目。
赵青山如遭雷击,僵在原地,满脸的不可置信:“怀柔?你怎么了?我是青山啊!”
“青山……赵青山……”江怀柔重复着这个名字,眼神却更加混乱和痛苦,“不……你不是……你死了……你死在边关了……我亲眼看到的……满地都是血……”她开始瑟瑟发抖,眼泪毫无预兆地滑落下来,仿佛陷入了某种可怕的梦魇。
韩书澜和萧少峰也迅速赶了过来。韩书澜一看江怀柔的状态,脸色骤变,她立刻上前,试图握住江怀柔的手腕探查脉象,同时柔声道:“怀柔姐姐,看着我,我是阿澜。”
“阿澜?”江怀柔茫然地看着她,随即又猛地摇头,“不对……你是……你是那个来抓我的人!你们都想害我!想抢我的药王谷秘方!”她用力甩开韩书澜的手,力道之大,完全不像平日那个温婉柔弱的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