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在接到华夏军将南河拿下的消息后,立刻火冒三丈。
“啪—!”
崇祯愤怒的把军报扔在地上。
“阁老看看吧!本以为左良玉能顶住华夏军的攻势,可他竟然擅自逃窜,将彰德府拱手相让,此罪不可饶恕!”
内阁首辅周延儒捡起军报。
“陛下,左良玉此人应当严惩,不过左良玉手下的十万兵马陛下打算让何人接替?”
这句话问的崇祯一愣,在脑海中踅摸了一圈,似乎是没有别的人可以用了。
杨文岳和虎大威倒是可以,但他们本就是总兵,手下数万兵马,再将左良玉的十万兵马让他们掌管。
以崇祯那充满猜疑的脑子,断然是不会做这种决定。
“难道就放任不管吗?如此朝廷威仪何在?朕又的脸面又何在?”崇祯快气炸了,大声吼道。
周延儒微微一笑。
“陛下,可连降三级,令左良玉戴罪立功。
中原腹地已丢,如果华夏军北上,一路将再无关隘可防,陛下需再调杨文岳和虎大威与左良玉合兵一处,以防备华夏军。
如此我大明京师安矣。”
周延儒的一番话可谓狗屁不是,一个毫不知兵的文臣还献策起怎么打仗了,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
而且周延儒当内阁首辅,他凭什么?他有什么本事当首辅。
周延儒在万历四十一年高中状元,时年仅24岁,从这一点上来说,他算是一个天才。
但他中状元后,一直在朝廷中枢任职,随后两次当上首辅都是踩着东林党上位的。
他本人不说是个花架子,但也差不了多少,除了党争的经验,其他治理地方的经验或者带兵的经验都无。
就这样一个人能够两次当上首辅,可见崇祯的本事。
知人善任,崇祯皇帝是一项都没有落实过。
“陛下,另有一事,关外的建奴也不安分起来,朝廷需要大力防备,此时实在不是再起兵戈之机。”周延儒拱手说道。
崇祯沉默良久后,深深吐了一口气,有些疲倦的说道。
“周阁老说的是,就按照你说的办吧。”
周延儒行礼出了房间。
还没等崇祯缓口气,内监便传话说陈新甲要面见陛下,崇祯让王承恩将陈新甲带入房间。
刚一进门,陈新甲就扑通跪下。
还没等他说话,崇祯直接开口道:“陈尚书,建奴议和一事办的怎么样了?”
是的,议和。
其实这也并不是明清的第一次议和,早在天启七年,当时任辽东巡抚的袁崇焕就和后金接触过,双方进行过和谈。
当时双方拟定的基本条件,金方每年以东珠10颗,貂皮1000张,人参1000斤交给明方。
明方则以黄金1万两,白银10万两,缎匹10匹,布匹30万匹,交给金方,作为双方的馈送。
但是这次议和,随着8月份的崇祯执政而暂时作罢。
如今,随着松锦大战的落幕,明朝倾尽国力打造的九边精锐损失殆尽,锦州、松山等众多城池、要塞陷落。
洪承畴、祖大寿以及一大批将领投降,明军只得困守宁远、山海关等少数据点,至此再无反击能力。
然而,皇太极就是在这样有着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主动选择与崇祯皇帝进行议和。
皇太极对此自然有自己的考虑,清朝在关外的时候,生产力非常低,极易遭受自然灾害的影响。
事实上,此前清军数次对于明朝的用兵,包括入侵,其主要目的就是在于劫掠,以缓解内部的需求压力,同时也是用武力强迫崇祯皇帝开放贸易。
不仅如此,此次议和皇太极还“降低姿态”,刻意抬高崇祯皇帝的地位,特别是在与崇祯皇帝的文书中,也用到了崇祯年号。这些都表明了皇太极想要同明朝进行正常贸易往来的愿望。
其次,此时的皇太极也并没有做好继续南下入关的准备。
在清朝的朝堂上,满汉官员对于明朝的态度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的趋势,大部分满洲贵族们对于现有的状况已然非常满意。
反而是诸如范文程、孔有德、尚可喜这样的汉族官员和将领们对于攻灭明朝的态度更为坚决些。
同时,皇太极也非常担心过早的南下的不仅会让满洲人被汉族人“同化”,也会丧失掉满族的民族特性。
皇太极忧虑的还是清朝内部的问题,特别是满洲贵族之间的矛盾,有可能会随着势力的不断扩大而爆发出来,因而皇太极也是要在继续南下入关之前,优先把这些问题解决掉。
还有就是清军也需要休整了,松锦大战中不单单是明朝这面损兵折将,清军同样遭受了非常严重的伤亡,也急需要进行休整,皇太极这也是在给自己争取时间。
这一年皇太极刚满五十岁,也没有料到在不久后京师就会被李自成攻破,所以他也不急于南下,继续入关攻明。
就在皇太极主动抛出和谈的“橄榄枝”的同时,兵部尚书陈新甲也有了议和的想法,甚至在此之前已经开始有了私下的接触。
但陈新甲将此事告诉了当时的兵部右侍郎、总督蓟、辽、保定三边军务的傅宗龙。
傅宗龙离开京师去边关前,将此事又告诉了大学士谢升,谢升后来看边疆危急,就把傅宗龙的话讲给了崇祯。
听到下面人有这种想法,崇祯就召陈新甲过来质问,陈新甲一看皇上知道了他们的秘密,顿时叩头谢罪。
此时在皇上身边的谢升乘机进言道:“那边如果肯议和,和也可以。”
听了此话,崇祯也有自己的考量,于是崇祯默然不语——不反对自然就是代表默许了。
随后又特别交代陈新甲,所有的议和举动都要秘密进行,不能让议和之事为朝臣所知。
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崇祯皇帝和陈新甲选择安排马绍愉等人秘密出使盛京。
为再次表明自己的诚意,皇太极特意率领文武官员出城20里迎接,并且在与马绍愉等人的和谈中,皇太极提出的条件,也并不苛刻,堪称明清之间的“澶渊之盟”
喜欢穿梭位面?转手跟国家合作!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穿梭位面?转手跟国家合作!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