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给我们吃的?”
“是吧,要不然做这么多干嘛。”
“你们看看,那是豚肉不?我的亲娘啊,那么肥的豚肉,这一口咬下去不得美死啊!”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咱们啥时候吃过这好东西!那白面馒头,官老爷都不一定能吃到嘴里!”
俘虏们看着大锅,边流口水边说着,但他们都不肯相信,这是给他们吃的。
直到他们每个人的手中,都被塞了一大碗菜和两个大馒头。
“慢点吃!慢点吃!不够还有!”
看守的战士们看见就这一转眼的时间,已经有几个狼吞虎咽的被噎得翻白眼了,急忙大喊道。
听着这话,俘虏们不知道为什么,下意识的就放慢了吃饭的速度。
一时间,整个操场上只有呼噜呼噜的吃饭声。
几万人蹲在地上吃饭,这场面绝对是震撼无比,要不是找了近千百姓帮忙,炊事班根本就忙不过来。
他们实在是太饿了,闯军的士兵稍稍好一点,李自成至少有一些粮草给他们吃,虽然不能吃个十成饱,但是每顿吃个半饱还是没问题。
但明军不是,崇祯就没有多余的粮草给左良玉。
而只会纵兵抢掠、横征暴敛的左良玉,也不是什么大善人,又怎么会有足够的粮食给明军士兵吃。
此时的高台上,几个人正在看着俘虏们吃饭,他们就是从闯军跑出来的王小二等人。
几人伤好后,就被华夏军收编,给他们上政治课,因为他们的经历和其他的任何势力的士兵都大同小异。
这种给俘虏做宣传的工作,在王小二几人生动的案例面前,华夏军的任何人做的效果,恐怕都不如他们。
因此,他们也被调到这里给俘虏们进行下一项工作—诉苦大会。
作为我华夏军的老传统,诉苦大会的效果是有目共睹的,也是经过无数实战历练的。
待这些俘虏们都吃完饭再次排列起队伍后,王小二几人拿着话筒,站在了俘虏们的面前。
“吃饱了没?”王小二笑眯眯的说道。
“饱了!”或许是刚吃饱的好心情,俘虏们欢呼着说道。
“饱了就行,我先介绍一下我自己,我叫王小二,是从闯军跑过来的,你们可能不理解我为什么要跑过来,其实很简单,就是活着!有尊严的活着!”王小二越说越激动起来,他振臂高呼。
“我们当百姓的时候,大明朝廷不让我们活,给我们加各种赋税,官老爷们一个个吃的满嘴流油,却没有我们一口吃的!”
“我爹因为交的赋税不够被官老爷逼死!我阿娘是饿死的,我小妹把自己卖了!为了让我能活下去!所以我反了!”
“你们说!我该不该反!”
王小二怒吼着,激动的情绪让他整个身子都微微颤抖。
“你们当中,有的是被县令那铁链子锁过来当兵的,有的是因为赋税交不上来被充军的,还有替那些军户老爷的儿子们顶丁籍的。”
“你们扪心自问,你们能活下去吗?这世道、这朝廷让你们活下去了吗?你们的家人有口饭吃吗?”
“我们就是反!反这个吃人的朝廷,反那些吃人的乡绅地主!跟着华夏军创造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新世界!”
话音一落,寂静的操场上顿时炸开。
“狗嬢养的朝廷!说好的每个月一两银子!到现在一文钱都没发过!我婆娘和儿子都他娘的快断粮了!”一位拄着拐的汉子忽然喊道。
“去特么的县令,逼死我全家,还把我充军!老子迟早有一天要杀你们全家!”
“反了!推翻这个朝廷!创造一个新世界!”
“我们是人!我们要当人!我们要活着!”
听着一道道声音在操场上炸响,王小二知道成了。
华夏军的政委们教导过他,在面对俘虏的时候不能打、不能骂,要讲经历、找共鸣,只有这样才能把俘虏的心给收服。
人心才是一切的基础。
只有真正的、纯粹的、光明磊落、堂堂正正的人才能让天下人都信服。(此处点名蒋大队长。)
(蒋大队长:我不明白!)
王小二站在高台上再次拿起麦克风。
“想留在这里堂堂正正当人的,向教官报名,根据地所有的政策都会一视同仁,不会有任何区别对待。”
“至于什么政策,你们问过教官就会知道,不想留在这里的,每个人一两银子,五斤粮食当做路费,你们可以回家去。”
“但是,走了以后以后好好生活,千万不要再当兵了!”
王小二平静的说着,他的神情不骄不躁,在这里生活的这么多天里,他用自己的亲身感受确定,这里就是老百姓的乐土。
他也相信华夏军一定能带领着百姓们,将腐朽的大明朝和已经烂透了的乡绅地主彻底推翻。
这一桩桩事情,也让这些俘虏们彻底明白,到底谁才是这个时代的希望。
下午两点,换上新衣服发俘虏们,兴高采烈的站在阳光下晒着太阳,对于许多人来说,已经很久很久没有穿过新衣服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