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室之内,星光渐敛。
李长寿缓缓睁开双眼,眸中推演之色褪去,化为一片沉静的决然。经过数日不眠不休的推算,结合自身对洪荒及周边星域的认知,他已初步规划出一条相对稳妥的资源搜集路线。
此行目的明确:搜集炼制“星碑”所需的主材,以及为冲击炼虚之境储备资粮。目标地点,则避开了那些大能云集、因果纠缠过深的洪荒着名险地,转而偏向于一些相对偏僻、或是因环境恶劣而少有问津的区域。
他心念微动,一枚空白玉简出现在手中。指尖星辉流转,将其此行规划的几个关键坐标与注意事项烙印其中。随即传讯于师尊齐源道长,言明自己需外出游历一段时日,寻觅些炼器之材,归期未定。
不过片刻,齐源道长的神念传来,依旧是那般平和:“去吧,一切小心。玉简已收,若遇急事,可循此坐标求援。”并未多问,唯有支持与关切。
李长寿心中一暖,对着主殿方向遥遥一揖。随即,他不再耽搁,身形一晃,已悄然出了小琼峰,并未惊动山中任何生灵。
他并未直接撕裂空间进行远距离挪移。在洪荒之内,尤其是靠近昆仑山这等圣人道场之地,肆意进行空间穿梭极易引来不必要的关注。他选择先驾起一道不起眼的青色遁光,如同寻常外出访友的修士,不紧不慢地朝洪荒东部边缘飞去。
数月之后,他已远离昆仑山亿万里之遥,周遭灵气逐渐变得稀薄而狂乱,已接近洪荒天地的边缘壁垒。回首望去,那支撑天地的伟岸轮廓已隐于云雾之后,唯有那冥冥中的气运联系,依旧清晰。
“便是此处了。”
他选定一处空间相对薄弱的节点,袖袍一挥,之前用于锁定澜陨界的“跨界星标阵”再次浮现,只是规模与光芒都微弱了无数倍,仅用于辅助定位与稳定通道。随即,他并指如剑,蕴含空间法则之力的星辉凝聚于指尖,对着前方虚空轻轻一划!
刺啦——
一道细微的空间裂缝悄然出现,内部是光怪陆离、狂暴混乱的时空乱流。李长寿身形一闪,便没入其中,裂缝随之弥合,仿佛从未出现过。
下一刻,他已置身于冰冷、死寂的无垠星海之中。回头望去,洪荒大世界如同一个散发着无量光热的巨大星体,被厚重的天地胎膜包裹,在黑暗的虚空中静静悬浮,散发着令人心悸的磅礴气息。
离开洪荒的庇护,周遭的环境陡然一变。虚空之中,不再有稳定温和的先天灵气,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狂暴的星辰射线、混沌气流、以及破碎的法则碎片。温度骤降,足以冻结金石,若非有修为护体,寻常生灵瞬间便会化为冰雕。
然而,对于身负七曜星核的李长寿而言,这片星海却仿佛回到了半个主场。虽然能量混乱,但无处不在的星辰之力,对他而言却是最好的补充与掩护。他深吸一口(虽然并无空气),感受着与洪荒截然不同的空旷与自由,心神为之一畅。
他辨明方向,体内天枢星核微微指引,身形化作一道几乎与黑暗融为一体的黯淡星芒,朝着推演中的第一个目标——“归墟之眼”外围星域,疾驰而去。
据古老传闻及《星辰葬界》卷轴零星记载,归墟之眼乃是一处吞噬万物的宇宙奇观,其核心连光线都无法逃脱。但其外围,因受到归墟引力与内部喷发物质的影响,空间极不稳定,时常有“虚空神石”这类蕴含空间之力的奇物被抛射出来。当然,此地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空间裂缝无处不在,更有一些适应了此地环境的诡异虚空生物潜伏。
李长寿小心翼翼,将神识收敛到极致,仅维持着身周千里范围的警戒。摇光符文的破妄之能时刻开启,洞察着隐匿的空间陷阱与能量乱流。他如同一个最有耐心的猎手,在危机四伏的猎场中悄然前行。
如此前行了不知多久,或许数月,或许数年。星海之中,时间感变得模糊。期间,他遭遇了数次险情。有一次,他险些被一道突然出现的、横贯数万里的巨大空间裂缝吞噬;还有一次,他被一群无形无质、以星辰残骸为食的“虚空蜉蝣”包围,这些东西个体弱小,但数量近乎无穷,悍不畏死,最终他不得不施展大范围星辰净化之术,才将其驱散。
收获,也并非没有。他在一块漂浮的星辰碎片上,找到了一小撮“星辰铁精”,是炼制飞剑的上佳材料;在一处刚刚平息的空间风暴边缘,捡到了几块蕴含稀薄空间波动的“碎空晶”,虽非虚空神石,但也是不错的空间材料储备。
这一日,他依照星图指引,抵达了一片极其荒凉、死寂的星域。这里的星辰大多黯淡无光,甚至许多已经碎裂,化为漂浮的尘埃带。而在星域的中心,一个巨大无比的、缓缓旋转的黑暗漩涡,占据了几乎全部的视野!
那漩涡深邃无比,连神识投入其中都仿佛被吞噬,感受不到任何反馈。一股无可抗拒的庞大吸力自漩涡中心传来,拉扯着周遭的一切物质、光线,乃至空间本身!这就是归墟之眼的外围!仅仅是靠近,李长寿就感觉到自身的星遁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速度骤降,必须耗费更多法力才能稳住身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