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的山神庙比李长寿想象中要好些,至少屋顶还算完整,能遮风挡雨。角落里堆着些干燥的茅草,张伟手脚麻利地铺了个简陋的床铺,又不知从哪儿摸出个火折子,生起一小堆篝火。
火光跳跃,映着两张年轻却写满风霜的脸。
李长寿将摸尸得来的碎银子分出最小的一块,让张伟去附近村落换了点粗粮和清水。他自己则借着火光,仔细研究那块劣质玉佩和从张伟腰间“顺来”的灰色小布袋。
玉佩触手温凉,但灵气稀薄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更像是某个低阶修士随手炼制失败的残次品。倒是那个灰色布袋,看似普通,但李长寿集中精神去感知时,能隐约察觉到一丝微弱的空间波动。
“储物袋?”李长寿心中一动,尝试着将一丝微弱得几乎不存在的气感(这是他三个月来唯一练出的成果,勉强能感应到天地间游离的稀薄灵气)探入袋口。
嗡!
一声轻微的震响,仿佛打破了某种屏障。他的“视线”仿佛进入了一个约莫立方米大小的灰蒙蒙空间,里面杂七杂八放着几块下品灵石(根据原主残存记忆辨认)、几瓶标注着“辟谷丹”、“金疮药”的普通丹药、一本纸质泛黄的薄册子,还有几件换洗衣物。
发了!
李长寿心头狂喜,但脸上依旧古井无波,甚至带着一丝高人般的淡然。他不动声色地将那几块下品灵石和那本册子转移到自己怀里(动作隐蔽而迅速),然后将储物袋原样放回身边,仿佛从未动过。
“前辈,食物换回来了。”张伟捧着几个粗粮饼子和一葫芦清水回来,恭敬地递给李长寿。
李长寿接过,慢条斯理地吃着,目光落在张伟身上,带着几分“考较”的意味:“你家中遭变,可还有去处?”
张伟神色一黯,摇了摇头:“没了……父母皆亡,家产被夺。我……我本想前往流云坊市碰碰运气,看能否拜入哪个小门派,或是做个散修学徒,谁知半路就遭了劫杀……”
流云坊市?散修?
李长寿心中记下这两个关键词,面上却露出一丝“果然如此”的表情,叹道:“仙路漫漫,荆棘遍布。你一介凡胎,无引路人,贸然踏入,无异于羊入虎口。”
张伟闻言,更是沮丧。
李长寿话锋一转,似是随意问道:“你既一心向道,可曾测过自身灵根资质?”
张伟老实回答:“幼时家中请过一位路过修士测过,说是……五行杂灵根,资质……下下等。”他说到最后,声音低若蚊蚋,显然对此极为自卑。
五行杂灵根?废柴中的废柴?
李长寿心中非但没有鄙夷,反而暗自点头。好!太好了!这种资质,正适合他接下来的计划。天才目标太大,容易引人注目,而这种资质普通的,反而更容易被他“引导”(带歪)。
他沉吟片刻,脸上露出一种“惜才”与“无奈”交织的复杂表情,缓缓道:“灵根资质,固然是登天之梯,却也非唯一路径。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修行路上,心性、机缘,有时比资质更为重要。”
他这番话,说得云山雾罩,却又隐隐契合某种道理。张伟听得似懂非懂,但见前辈如此说,心中不禁又燃起一丝希望。
“罢了。”李长寿仿佛下了某种决心,从怀中(实则是从储物袋里取出)掏出那本泛黄的册子,递给张伟,“你我相遇,也算有缘。这本《引气基础详解》,虽只是大路货色,却胜在根基扎实,讲述引气法门颇为细致。你拿去,好生参悟,或可……踏入修行之门。”
张伟双手颤抖地接过册子,只见封面上几个歪歪扭扭的字迹,墨迹都有些褪色了。他激动得热泪盈眶,又要下拜:“前辈!此等大恩……”
“打住。”李长寿抬手虚扶,脸上是高深莫测的淡然,“法不可轻传,亦不可滥传。你需谨记,修行之初,当以‘稳’字为先。灵气运行,务必循序渐进,不可贪功冒进。遇事……三思而后行,谋定而后动。须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此乃天道,亦是生存之道。”
他这一番结合了道家思想、兵法谋略和苟命哲学的大杂烩,听得张伟一愣一愣的,只觉得前辈字字珠玑,蕴含无上智慧,尤其是那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更是让他浑身一震,仿佛看到了修行路上的腥风血雨和无数明枪暗箭。
“晚辈……谨记前辈教诲!”张伟郑重地将册子揣入怀中,如同捧着绝世秘籍。
李长寿满意地点点头。很好,老六启蒙教育,第一步,完成。
……
数日后,凭借张伟对附近地形的熟悉和李长寿的谨慎(主要是李长寿的谨慎),两人有惊无险地抵达了所谓的“流云坊市”。
那是一片位于两座荒山之间的谷地,依着山势搭建着不少简陋的木屋、石屋,甚至还有几个山洞被开辟成了店铺。人来人往,倒是颇为热闹。不过其中大多是与张伟类似的凡人,或是些气息微弱、衣着寒酸的炼气期低阶修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