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军大帐内的空气,因陈稳带回的情报而愈发凝重。
仿佛化为了黏稠的实质,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铁鸦军那“清理计划”的阴影。
如同一条冰冷的毒蛇,缠绕在即将到来的大战之上。
为这本就决定国运的决战,增添了一份难以言喻的诡异与凶险。
柴荣负手立于地图前,背影如山,沉默了片刻。
那沉默中,并非犹豫。
而是在消化这惊人的信息,并将它融入最终的决断之中。
当他再次转过身时,脸上所有的情绪都已收敛。
只剩下钢铁般的意志和身为三军统帅的绝对冷静。
“诸将!”
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铁鸦妖孽,行事诡异,其心可诛。”
“然,此战之胜负,首要仍在于正面破敌!”
“北汉、契丹联军,方是我等心腹大患。唯有击溃当面之敌,方能谈及其他!”
他目光扫过帐内每一位将领,最后定格在陈稳身上。
“陈稳。”
“末将在!”
陈稳踏前一步,甲叶轻响。
“你与靖安军,连日征战,洞察敌情,厥功至伟。”
“现命你部,于明日决战之中,为我全军总预备队,并肩负护卫中军侧翼之责!”
柴荣的声音斩钉截铁,每一个字都蕴含着千钧重托。
“预备队乃决胜之关键,中军乃全军之魂魄。”
“此二处,关乎此战胜败,关乎大周国运!”
“我将此重任交予你,你可能担起?”
帐内众将的目光瞬间聚焦于陈稳身上。
总预备队兼护卫中军侧翼!
这意味着,在战事最激烈、最危险的时刻。
靖安军将是投入战场决定胜负的那支力量。
同时,他们还必须像最坚固的盾牌,确保中军指挥核心。
尤其是柴荣本人的绝对安全!
这是何等的信任,又是何等沉重的压力!
陈稳感到自己的心脏猛地一跳,血液似乎都灼热了几分。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心绪。
脑海中飞速闪过靖安军的装备、士气、训练。
以及自己那已达九成九、只差临门一脚的成长进度。
他没有丝毫犹豫,抱拳躬身,声音沉稳而有力,如同磐石:
“末将领命!靖安军上下,必竭尽全力,护卫中军,砥柱中流!”
“使君旗帜所在,便是我靖安军血肉长城所在!”
“好!”
柴荣眼中闪过一丝激赏,他要的就是这份毫不拖泥带水的担当。
“你部位置,就在中军大阵左后侧。”
“望你审时度势,关键时刻,能当大任!”
“末将明白!”
柴荣不再多言,目光转向其他将领,开始下达最终的作战指令。
张永德、韩通、赵匡胤等将领纷纷领命。
每个人的任务都清晰明确,整个周军的作战体系如同精密咬合的齿轮。
开始为明日决死一战而全速运转。
作战会议结束后,诸将鱼贯而出。
各自返回本部进行最后的准备。
陈稳走出大帐,发现天色已然大亮。
但阳光却无法驱散弥漫在整座大营上空的肃杀之气。
空气中弥漫着炊烟、皮革、铁锈以及一种难以名状的紧张味道。
他没有片刻停歇,立刻返回了靖安军的驻地。
得知自己被赋予如此重任,靖安军上下并未哗然。
反而在短暂的寂静后,爆发出更加昂扬的斗志。
张诚、王茹、石墩、钱贵、赵大眼等核心骨干迅速围拢过来。
“军使,使君将如此重任交给我等,是信重,亦是考验!”
张诚神色凝重,率先开口。
“怕他个鸟!”
石墩瓮声瓮气地捶了捶胸甲。
“正好让那些契丹崽子尝尝俺们靖安军的厉害!”
王茹则更显细心:
“军使,护卫中军侧翼,需防备敌军骑兵迂回穿插。”
“我等需将拒马、铁蒺藜再多布置几重,弓弩手的位置也要重新调整。”
钱贵低声道:“军使,铁鸦军那边……”
陈稳抬手,止住了众人的议论。
目光扫过每一张或坚毅、或激动、或沉稳的面孔。
“诸位兄弟!”
他的声音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使君信重,将全军要害托付我等。”
“此战,非比寻常。”
“我等不仅要面对明面上的北汉、契丹强敌,更要时刻警惕暗处那名为铁鸦的毒蛇。”
“他们的目标,很可能就是使君本人!”
他停顿了一下,让众人消化这个信息。
随即语气转为无比坚定:
“但,无论明枪暗箭,我靖安军接着便是!石墩!”
“在!”
“你率前锋营,位于阵型最前,听我号令,随时准备出击!”
“得令!”
“钱贵!”
“在!”
“巡察司散出所有精锐斥候,不仅要紧盯联军动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