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即,他双指悬停唇边,闭上双眼,做了一个极其深长、极其缓慢的“吸气-屏息-吐气”动作,直至气息吐尽,仿佛将胸中所有浊气、所有疑虑尽数排出!
当他再次睁开眼时,眉心舒展,嘴角咧开,露出了那种奇特的、极度释然与极度兴奋交织后的欢畅笑容。这动作,如同一个神圣的仪式,宣告着他从隐忍到爆发的蜕变!
“好!好!好!” 刘邦拍案而起,激动得声音都在发颤,眼中闪烁着狂喜的光芒,“先生真乃神人也!一席话如醍醐灌顶,拨云见日,令寡人茅塞顿开!寡人得先生,如久旱之苗得逢甘霖!如迷途之舟得见灯塔!此乃天赐韩信于寡人,天助我也!”
他几步冲到韩信面前,不顾身份悬殊,紧紧抓住韩信那双略显清瘦却异常有力的手,目光灼灼,仿佛要将他看穿:“寡人悔不早用先生!致使明珠蒙尘,贤才几失于道途!此寡人之过也!从今日起,先生便是寡人的大将军!总揽全军,节制诸将!凡军中大小事务,生杀予夺,皆由大将军一言决断!寡人,信你!”
数日后,南郑城外。一座高达三丈、黄土垒就的拜将坛拔地而起,庄严肃穆。
坛顶平坦,中央矗立着象征兵权的巨大旗杆,一面绣着斗大“汉”字的赤色旗帜在凛冽的山风中猎猎作响,如同燃烧的火焰。坛下,仅存的三万汉军将士盔明甲亮,尽管许多甲胄陈旧破损,列成森严方阵,鸦雀无声。
所有人的目光都复杂地聚焦在高高的坛顶——惊愕、怀疑、不服、鄙夷、好奇……种种情绪在沉默中酝酿。
鼓乐齐鸣,号角低沉悠远,穿透云霄。汉王刘邦身着最隆重的玄端王服,头戴冕旒,神情庄重肃穆,在丞相萧何、太仆夏侯婴等文武重臣的簇拥下,一步步登上高坛。他的步伐沉稳有力,每一步都踏在将士们的心坎上。
立于坛顶,俯瞰下方如林的戈矛和数万道目光,刘邦声如洪钟,其音裂石穿云:
“三军将士听令!”
“天降大任,必予奇才!今有国士韩信,胸藏韬略,腹有良谋,经天纬地,举世无双!乃助寡人兴汉灭楚、廓清寰宇之砥柱!孤承天意,顺民心,于此高坛,拜韩信为我汉国大将军!授虎符,赐斧钺!总领全国兵马,节制诸将!自即日起,大将军令出如山,违令者,斩!不遵者,斩!阳奉阴违者,斩!”
“望尔等谨遵将令,戮力同心!助大将军,还定三秦!东向争权!复我河山!成就帝业!”
誓言铮铮,杀气腾腾,带着不容置疑的绝对权威,响彻校场!
在万众瞩目下,在无数道或灼热或冰冷的目光中,韩信身着连夜赶制、崭新笔挺的大将军袍服,外罩玄色犀甲,一步步沉稳地登上高坛。
阳光刺破云层,洒落在他清癯而坚毅的脸上,冰冷的甲胄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他的步伐坚定而从容,每一步都踏得无比沉稳,仿佛脚下不是黄土,而是他即将征服的万里河山。
他的目光平静地扫过台下那些熟悉的面孔——周勃的惊疑、樊哙毫不掩饰的鄙夷与愤怒、灌婴的审视、曹参的沉默……最终,那目光仿佛穿透了千山万水,越过秦岭,越过黄河,死死地钉在了东方彭城的方向!那里,有他刻骨铭心的恨意之源,有他誓要踏碎的丰碑!
项羽!你这目空一切的莽夫!你视我如草芥,弃我如敝履!你眼中只有你那可扛鼎的蛮力,何曾看到我胸中吞吐日月的韬略?!
你月下舞戟的身影曾是我仰望的神只,如今是我誓要碾为细粉的耻辱柱!终有一日,我要将你踩在脚下,让你那熔岩重瞳看清,谁才是这天地间真正的兵主!我要你跪在我面前,亲口承认你的愚蠢!
虞瑶……这个名字在他心底泛起尖锐的刺痛与难以言喻的灼热渴望,你这误落凡尘的仙子!妙手仁心,银针渡厄,如同月宫桂影。
你救治那匹伤马时,精准刺入‘三阴交’穴的那一针,快、准、稳!与《孙子兵法》所言‘击其惰归’何其神似!针道通于兵道!你可知那夜我冒险潜入你帐外,并非觊觎你的容颜,只为再看一眼你枕下那卷《青囊经补遗》的扉页?
那不仅是医家至宝,更是洞察天地气机、推演万物变化的无上秘钥!兵阴阳、兵技巧、兵权谋,皆在其中!你拥有这洞察天机的至宝,却依附于那个只知蛮力的莽夫!你的眼眸,可曾真正注视过匍匐于尘埃、却心向九天的我?
待我功成之日,我要让你明白,谁才是这世间真正的无双国士!谁才配拥有那卷《青囊经补遗》!我要你心甘情愿地,为我展开那无上奥秘!
项梁!老匹夫!你将我当作垃圾,随手丢给刘邦,如同丢弃一只无用的蝼蚁!此辱刻骨铭心,百世难忘!待我手握权柄,定要你项氏一门,血债血偿,可惜你已死!我要让彭城,化作你项氏的坟场!
刘邦……他目光的余光瞥向身边正庄重地捧起虎符印绶的汉王,心中泛起冰冷的嘲弄,哼,市井之徒,泼皮无赖,不过是时运使然,得了萧何这等愚忠之臣罢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