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节:西行狼影
1.
时令虽已是夏末,空气中仍弥漫着燥热的气息,又渴又饿的隐身少年步履蹒跚,几近昏迷。此刻,只想离龙兽越远越好的隐身少年,脑海中却只有一个念头:此时不是要到哪里去,也不知到哪里去,而是必须尽快找到水源,找到活命的水。
烈日当空,隐身少年拖着疲惫的身躯在山间艰难前行,终于在下午时分,眼前出现了一条尚未干涸的流水——那便是在阳光下的峡谷中尽情闪烁的白水江。
隐身少年在内心疯狂地呐喊着“天啊天啊”,那声音在他心底回荡,却无人能听见。他跌跌撞撞地奔跑着,脚步凌乱而急促,仿佛身后有什么可怕的东西在追赶。
终于来到白水江边时,他已经精疲力尽,一个踉跄就扑倒在河岸边,整个上半身都浸入了清凉的河水中。
他急切地俯下身去,大口大口地痛饮着甘甜的河水,那清澈的溪水滋润着他干裂已久的嘴唇,抚慰着他焦灼难耐的喉咙,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舒畅。
解渴之后,隐身少年稍作休息,便继续沿着白水江向北行进。他的脚步虽然还有些虚浮,但比起之前已经稳健了许多。就这样一路前行,不久,便来到了两河口这个重要的分界处。
在这里,他清楚地看到河流在此分道扬镳:往西边流淌的那条被称为横江,而往东边再转向北面流去的则被当地人称作关河。两条河流在此分道扬镳,就像他的人生即将面临新的抉择。
这些水系名称复杂混乱交错,关河之名可以是其中一段,也可以是一个统称,后者从三百万年后叫着大关县玉碗镇的境内流经云台山、豆沙关(即石门关)、盐井镇、普洱镇、滩头乡,最终注入金沙江。这条名为关河的河流,是位于三百万年后中国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重要水系,它从古老的五尺道下滚滚流过,两岸连绵起伏的巍峨山脉,构成了壮丽险峻的独特景观,在它岸边的盐津县城因其狭窄号称中国“一线城市”。
过了两河口段,随着脚步的移动,岸边的山势愈发险峻陡峭,更见前方山峰拔地而起,犹如刀削斧劈。
沿途,隐身少看到在陡峭山崖前零星散布着几座石头垒砌的简陋但规整的房屋,炊烟袅袅却不见人影。饥肠辘辘的少年很想找些食物充饥,但他不可能向谁去求助,四下也不见人影。
隐身少只得强忍饥饿继续向前,走着走着,忽然眼前豁然畅亮——河岸在此处稍稍拓宽,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冲积平地。这里聚集着几户人家,组成了一个依山傍水的石头村落。时值黄昏前的时段,夏末的阳光已不是那么毒辣,只见几位村民正在离河流不远的山坡梯地里辛勤劳作,原来他们正在挖掘地里类似红薯的东西,姑且叫它们地瓜吧。
隐身少年静静地坐在一旁,耐心地等待村民们背着装满红薯的竹篓、拎着藤筐返回村落后,悄悄来到他们刚刚翻挖过的菜地,在松软的泥土中找了又找,翻了又翻,终于找到了几颗被遗漏的根状小地瓜。其实它们已经不能算是地瓜了,只能算是被挖断的地瓜的茎根,正因为这样,才被生怕遗漏食物的村民留在了地里。
饥饿难耐的隐身少年顾不得许多,他直接带着泥土就迫不及待地咬了下去。粗糙的薯皮混合着泥土的滋味在口中蔓延,却让他感到无比满足。吃了好几口后,他才想起应该将地瓜根茎洗净再吃。
当隐身少年来捧着十来条地瓜较粗的根茎来到河边清洗时,不经意间抬头,他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只见在偏西的夕阳余晖中,河对岸上游方向,也就是西北方向,赫然呈现一座气势恢宏的石头古城,其中的古城堡风格独具,与前面小坝上几座供奉着创始神玄皇届祖只极、太阳神焱炽燚煌以及盘古女娲二圣、滇濮不灭国先祖、石门关先贤等至高无上神明的石雕塔柱搭配在一起,显得格外雄伟神秘。金色的阳光为古老的城墙和巍峨的城堡镀上了一层神秘的光辉。只因为之前太饥饿,导致只关注眼前的隐身少年竟很长时间没有注意到它。
那座雄伟的关隘,正是三百万年后被称为石门关和豆沙关的所在。它位于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城西南22公里处,是由四川进入云南的第一道天然险关。
昭通市是云南省下辖的重要地级市,地理位置十分独特。它坐落在云南省的东北部地区,正好处于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之间的过渡地带。这座城市被雄伟的乌蒙山脉环抱,地处云、贵、川三省交界的核心区域,素有“鸡鸣三省”之称。昭通境内河流纵横,特别是金沙江从西北方向蜿蜒流过,形成了壮丽的峡谷景观。从行政区划来看,昭通东面与贵州省毕节市接壤,南面毗邻云南省曲靖市,西面以金沙江为界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相望,北面同样以金沙江为界与四川省宜宾市相邻。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使昭通成为连接西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也造就了这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地貌特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