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复闻此言,目中闪过一抹坚毅之色,沉声而言道:“先生所言极是。此番之事,恰也暴露些许弊端,那大参军之语,倒也提醒于我。我梁山虽立下诸多法度,兼有教化之举,然施行之际,却颇为艰难。那千户大参军,畏周通、张猛之资历与势力,不敢强令其参与教化之学,此乃监督不力之明证也。若监督之人皆因惧怕某些人而放任自流,则法度如虚设,教化亦成空谈矣。”
萧嘉穗乃明理之人,自然明了赵复之意,然亦劝诫道:“参军之职,若过强则影响千户指挥全军,平常之时尚可,一旦大战起,参军与千户之间必生嫌隙,从而危害全军。若过弱则如今日之事,诸多职责在身却不敢行使,致使教化失职,法度松弛。”
萧嘉穗之言,亦是古代军队之通病也。对于领兵在外之大军,朝堂若有防备大军造反之意,往往会增设监军等职,且多为皇帝身边之近臣或太监。故而历史上因监军与主将不和,致大军溃败,甚至主将被杀之例,亦屡见不鲜。
然赵复闻萧嘉穗“大战起”三字,脑中忽有所思,对萧嘉穗道:“先生!我倒有一计,不知可行否?”
萧嘉穗见赵复目中闪过一丝灵光,知其已有计较,便微笑而言道:“寨主但说无妨,我等一同参详。”
赵复缓缓而言道:“以后参军与千户同为大军指挥,互相制约,互为监督。参军专管法度教化,督促士兵遵守规矩、明晓大义,不得插手千户之军事指挥;千户则专司行军打仗之事,不得干涉参军之教化职责。且平常之时,大军由参军与千户共同商议军务,遇有大战等紧急情况,则由千户指挥,但事后需向参军详细说明情况,接受监督。
且军务处每七日派人进行一次军纪抽查,重点检查参军与千户之职责履行情况,若发现有一方越权干预或是失职失责,便依梁山大法严惩不贷。如此一来,既可避免参军影响千户,又能防止参军过弱而无法有效履行监督教化之责,双方互相制约,共同为梁山军队之发展出力。”
萧嘉穗听后,微微沉思片刻,随即目中露出赞许之色,言道:“寨主此计甚妙,如此安排,既兼顾了法度教化与军事指挥,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平衡各方权力。想来若能切实推行,定可改善梁山目前之一些状况,让梁山军队更加纪律严明、团结一心。”
赵复见萧嘉穗认可,心中亦稍感欣慰,言道:“先生亦觉可行便好,只是这推行起来,恐怕会让那些千户、百户们心中有所抵触,但为了天下苍生,我宁愿得罪他们,亦不愿再看到如此悲剧。”
萧嘉穗见赵复神色如此坚毅,心中亦是感慨万分,接着言道:“寨主心怀天下,令人钦佩。只是这推行新制,确实需从长计议。可先在一个千户中试行,观察效果,待成熟之后再全面推广。如此一来,既能减少阻力,又能让众兄弟有个适应之过程。”
赵复听后,微微颔首,言道:“先生此言有理,就依先生所言。”
萧嘉穗点头称是,见赵复有些疲惫,便轻声言道:“寨主连日操劳,又经此变故,身心俱疲,还是先回房歇息片刻吧。这试行新制之事,亦不急于一时,待寨主养足精神,再与众人商议细节亦不迟。”
赵复闻此言,亦觉一股疲惫之感涌上心头,想到自己如今之身体,哪怕是在大军中打杀个几天几夜亦不会如此疲惫,可如今为这梁山大小诸事操心,却好似老了十岁一般。他轻轻点了点头,言道:“先生考虑得甚是周全,那此事便先如此,这两天让众兄弟抓紧时间搬运钱财,两天后公审完我们便走,此地终究不是久留之地。”
两日后,青州城内,得知之前在青州城内一手遮天之慕容彦达等人,即将被梁山公审,青州百姓们纷纷奔走相告,一大早便从四面八方涌向公审之地,将那公审场地围得水泄不通。
人群之中,有之前被慕容彦达等人欺压得家破人亡者,有听闻此事特地赶来一睹为快者,还有单纯想看看梁山如何处置这些恶人者,大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脸上满是期待与兴奋之色。
不多时,在安民处临时搭建之公审高台上,赵复身着一袭黑色劲装,神色冷峻,大步走上台来。他目光如炬,扫视了一圈台下密密麻麻之人群,而后微微抬手,示意众人安静。原本喧闹之场面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之目光都聚焦在赵复身上。
赵复清了清嗓子,大声言道:“各位青州城父老乡亲,我乃是梁山寨主赵复。今日我等梁山好汉在此,便是要为大家讨回一个公道,将那在青州城内作恶多端、欺压百姓之贪官污吏、地主豪强等依法公审。我梁山自立寨以来,便以替天行道为宗旨,绝不容许这等恶徒横行霸道、祸害苍生。今日公审,就是要让众人看到,我梁山言出必行,定要让这些恶人受到应有之惩处,还青州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言罢,赵复一挥手,便有亲卫将慕容彦达等人押上了高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