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二十五年四月初十,初夏的蝉鸣回荡在日本大阪加盟企业的试产车间,工匠们正用验收合格的蛇纹模板进行小批量刺绣,50 件蛇纹挂件整齐排列在检验台上,蛇眼处的珍珠在灯光下泛着温润光泽;与此同时,法国里昂工坊的物流部门内,5 套夏季工装样品正被封装,快递单上 “中东油田测试样品” 的标注格外醒目;而非洲摩洛哥卡萨布兰卡的培训中心场地内,装修工人正按设计图纸搭建设备培训区的操作台,墙上 “双时空老艺 —— 匠心传非洲” 的标语已初步成型 —— 今天,双时空老艺要完成蛇纹挂件的小批量试产与品质确认,推进里昂夏季工装样品的寄测与反馈收集,启动非洲培训中心的场地装修,让新品量产标准落地,让产品升级贴合实际需求,让技术支持基建扎实推进,为老艺生态 “文明共融” 筑牢实践根基。
辰时刚过,阿海就穿着绣着 “蛇纹试产总监” 字样的浅红色 “传习导师” 礼服,站在大阪试产车间的检验台前查看挂件品质。他的礼服胸前别着 “老艺日产定型” 徽章,手里捧着的《小批量试产验收手册》明确核心要求:“50 件试产挂件需 100% 符合‘鳞片渐变误差≤0.1mm’‘珍珠嵌入平整无凸起’‘和纸纤维比例 40%’标准,抽样检测防蛀时效≥10 个月,同时记录单件生产耗时(目标≤3 小时 / 件),评估量产效率;针对试产中发现的工艺问题,24 小时内制定改进方案,确保后续批量生产顺畅。”“试产不是‘简单试水’,是‘量产标准的最终定型’,” 阿海对着试产团队说,“昨天模板使用时发现,蛇尾鳞片雕刻密度略高,导致刺绣时断线率达 5%,我们已协调模板车间对剩余 8 套模板进行微调(鳞片间距从 1mm 增至 1.2mm),今天试产的 20 件挂件断线率已降至 1% 以下,后续需持续跟踪这一参数。”
阿蕊这时正用防蛀测试箱检测试产挂件:“24 小时潮湿环境模拟后,霉菌覆盖率≤0.3%,防蛀时效达 12 个月,超出标准要求;和纸纤维比例经光谱检测为 40%,挂件重量 18g,符合轻量化需求,” 她查看刺绣细节:“蛇眼珍珠嵌入平整,无凸起或松动;金色镶边线条流畅,无跳线,试产合格率达 98%,仅 1 件因珍珠定位偏差需返工,” 她向车间主任建议:“后续批量生产时,可在刺绣机上加装珍珠定位摄像头,实时监控嵌入位置,将返工率控制在 0.5% 以内;同时优化工序流程,将‘刺绣 - 珍珠嵌入 - 防蛀处理’的衔接时间压缩至 30 分钟,提升整体生产效率。” 车间主任当即采纳:“下周批量生产前完成摄像头加装与工序优化,预计单件生产耗时可从 2.8 小时降至 2.5 小时,月产能能提升 10%。”
新学员小辰在里昂工坊的物流部门,与中东油田的对接专员确认样品寄测细节:“5 套夏季工装样品包含 3 个尺码(M、L、XL),每套都附带‘穿着体验反馈表’,需重点收集‘透气度’‘防晒效果’‘局部防水实用性’三项数据,” 他展示样品细节:“腋下采用 10cm×15cm 的网眼布透气区,比常规设计扩大 30%;口袋区域喷涂 IPX5 级防水涂层,边缘做密封处理,避免沙尘渗入;衣领内侧增加吸汗棉条,提升夏季穿着舒适度,” 中东专员反馈:“油田计划组织 50 名工人分批次试穿,15 天内提交详细反馈,若透气度达标,希望 7 月启动 1000 套夏季工装的批量采购。” 小辰回应:“我们会建立专项反馈台账,每天跟进试穿进度,收到反馈后 7 天内调整工艺,确保批量生产完全贴合需求。”
小妍则在摩洛哥卡萨布兰卡的培训中心场地,监督装修进度与质量。她对照设计图纸检查设备培训区:“操作台高度按非洲工匠平均身高调整至 85cm,比标准高度降低 5cm,方便操作;地面做防滑处理,符合设备运行安全要求;电路负荷按 5 台碳化设备的总功率(15kW)设计,预留 20% 冗余,避免同时启动时跳闸,” 她查看工艺实操区:“设置 10 个独立工位,每个工位配备刺绣机、原料架与质检工具,完全满足小班制培训需求;样品检测区的通风系统已安装完毕,确保碳化工艺培训时的废气有效排出,符合环保标准,” 当地装修负责人承诺:“5 月 20 日前完成所有装修工作,比原计划提前 10 天,后续可配合设备安装调试,确保 6 月试运营顺利启动。”
上午 10 点,关键工作传来捷报 —— 大阪蛇纹挂件 50 件试产完成,合格率 98%,量产工艺参数与效率目标确定,下周启动 500 件批量生产;里昂 5 套夏季工装样品顺利寄往中东,反馈收集台账建立完毕;摩洛哥培训中心装修进度超预期,5 月下旬可交付设备安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