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们纷纷在 “互助库留言板” 写下建议:“希望增加‘老艺线上课’,方便没时间去传承点的人学”“想要‘亲子老艺课’,带孩子一起体验”。张奶奶看着留言,笑着对阿海说:“你们考虑得比我们还周全,这样下去,老手艺肯定能传下去,还能传得更好!”
离开广场时,夕阳的余晖洒在展台上,给老艺作品镀上了一层金色。小守护者们帮学员们收拾作品,居民们则围着传承点的带头人,预约下次的体验课。阿海望向远处的时空共鸣镜,镜中天启的渔民们正对着镜头展示刚染好的 “海水蓝” 布巾,嘴里说着 “明年要一起比‘双时合染’”。
“明年夏天,我们要把成果赛升级为‘双时老艺节’,” 阿海对着身边的阿蕊说,“不仅比成果,还要办‘老艺市集’‘技艺交流会’,让双时空的老艺人、学员们面对面交流,把互助库的经验变成‘手把手’的教学,让老手艺的接力真正‘无边界’。”
阿蕊点点头,手里拿着优化后的传承点课程表,上面新增的 “创意补丁课”“亲子体验课” 格外醒目。“我们还要给互助库加‘居民需求栏’,” 她说,“比如有人需要补旧书包、编宠物窝,都能在栏里留言,让传承点的学员们‘接单实践’,既练了手艺,又帮了大家,让老手艺永远‘有用、有爱、有温度’。”
晚风拂过广场,带来草木染的清香与竹篾的气息。阿海知道,这场成果赛与优化升级,不是结束,而是 “老艺双时传承” 的新迭代 —— 当实践成果变成优化的依据,当双时互助变成传承的常态,当老手艺真正融入现代生活,双时空的守护之路,终将在老手艺的创新与接力中,成为一条 “连过去、通现在、向未来” 的温暖脉络,让枫山的老布、蓝海的竹篾,永远在盛夏的成果里、传承的优化中,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喜欢时空基石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时空基石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