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首训接近尾声。学员们纷纷展示自己的成果:“老布传承点” 的阿姨们缝好了艾草棉垫,针脚虽然不算完美,但都很整齐;“竹编传承点” 的学员们编出了小小的竹篮底,有的还在边缘加了简单的花纹;“渔网修补传承点” 的学员们则补好了一张小渔网,虽然网眼大小不太均匀,但能正常使用。
李爷爷看着学员们的成果,心里满是欣慰:“你们第一次学就能做成这样,已经很棒了。老手艺不是一天两天能学会的,以后每周我们都练,慢慢就熟练了。” 阿海也对着各传承点的学员们说:“下周我们要开展‘实践小任务’—— 老布传承点的学员帮邻居补旧衣,竹编传承点的学员编小竹筐送老人,渔网修补传承点的学员补好渔网给渔民试用,让老手艺真正用在生活里,帮到需要的人。”
离开传承点时,夕阳的余晖洒在院子里,给老布、竹篾镀上了一层金色。小守护者们帮老传承人收拾物料,学员们则拿着自己的成果,兴奋地讨论着下周的实践任务。阿海望向远处的时空共鸣镜,镜中天启的学员们也在展示自己补好的渔网,对着镜头挥手说 “下周见”。
“以后每个月,我们都要组织一次‘传承点交流会’,” 阿海对着身边的阿蕊说,“让各传承点分享教学经验、实践成果,还要把优秀的学员评为‘传承小助手’,帮老传承人带新学员,让接力的队伍越来越壮大。”
阿蕊点点头,手里拿着 “实践错题本”,上面记满了今天的难题与解决办法。“我们还要给每个传承点建‘实践档案’,” 她说,“记录学员的学习进度、成果反馈,以后修订手册时,就能根据这些实际情况调整内容,让手册越来越实用,让传承越来越顺畅。”
晚风拂过传承点的院子,老布的气息、竹篾的清香交织在一起。阿海知道,这场 “老艺传承接力首训” 不是结束,而是 “老艺双时传承” 的实践开篇 —— 当老传承人的经验通过教学传递给学员,当实践中的难题通过协作一一破解,当双时空的传承点通过共鸣镜互相扶持,双时空的守护之路,终将在老手艺的教学与实践中,成为一条 “传技、传情、传心” 的纽带,让枫山的老布、蓝海的竹篾,永远在春日的实践里、接力的传承中,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喜欢时空基石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时空基石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