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奖仪式在试验田旁的传习院举行。双时空的居民们通过共鸣镜,见证了这一时刻。阿海和天启的小导师阿溪一起,为获奖小组颁发 “老艺新用徽章”, 徽章设计成 “老刨子与新稻苗” 的造型,象征 “老手艺与新实践的融合”。“老品种优化组” 的小妍接过徽章,激动地说:“我们要把‘双时红稻’的种植技术写进《童守传习手册》,还要教给天启的小伙伴,让双时空都能吃到香甜的红稻!”
“老农具改良组” 的小辰也兴奋地说:“我们要按阿海哥的建议,改进移栽器,加上小刀片和竹篮盖,还要做不同尺寸的型号,适合不同作物的种植!”
仪式结束后,双时空协调会在传习院召开。学员们围坐在一起,总结本次创新赛的经验,制定老手艺传承的优化方案:“秋天要举办‘老手艺成果展’,让更多居民了解老手艺的新用;冬天要整理《老手艺创新手册》,把比赛中的优秀成果都记录下来;明年春天要在天启的试验田推广‘双时红稻’,实现双时老品种的共同优化。”
阿海看着大家热烈讨论的样子,心里满是欣慰:“传承不是把老手艺放进博物馆,是让它在实践中活起来,在创新中焕发生机。以后我们要定期举办‘老手艺新用’创新赛,让更多老智慧变成守护的新力量,让双时空的传承之路,永远充满创新的活力。”
阿蕊点点头,手里拿着 “双时红稻” 的稻穗,稻粒饱满,泛着淡淡的红色。“还要邀请老守护者们当‘创新顾问’,” 她说,“他们懂老手艺的精髓,我们懂现代实践的需求,一起合作,才能让老手艺真正适配新时代,让传承既有‘老味道’,又有‘新活力’。”
离开传习院时,夕阳的余晖洒在试验田上,给 “双时红稻” 的稻穗镀上了一层金色。新老学员们拉着彼此的手,哼着《双时传承谣》,手里捧着获奖证书与新制定的传承方案,脚步轻快地往回走。阿海望向远处的时空共鸣镜,镜中天启的学员们也在兴奋地讨论,有的还对着镜头展示自己改良的老农具。
“明年夏天,我们要把创新赛的成果推向更远,” 阿海对着身边的阿蕊说,“不仅要在双时试验田推广‘双时红稻’和改良农具,还要把老手艺创新的经验分享给其他守护者;不仅要邀请老守护者当顾问,还要让他们参与到创新设计中,让老手艺的传承真正做到‘新老携手,双向奔赴’。”
阿蕊点点头,手里摩挲着 “老艺新用徽章”,徽章的温度透过指尖传来,带着老手艺的厚重与新创新的活力。“还要把这次创新赛的故事,补充到《童守守护故事集》里,” 她说,“加上老守护者指导创新的细节和双时队员协作的画面,让后来的学员们知道,传承不是守旧,是在老智慧的基础上,创造更适合当下的新方法,让双时空的守护之路,永远在创新中前行,在传承中闪耀。”
晚风拂过试验田,“双时红稻” 的稻叶轻轻晃动,与孩子们的笑声交织在一起。阿海知道,这场 “老手艺新用” 创新赛,不是结束,而是 “童守传承” 的新突破 ,当老手艺变成守护的新工具,当老品种变成双时融合的新成果,当新老守护者携手打造 “传承新生态”,双时空的守护之路,终将在一代又一代孩童的创新与坚持中,走向更鲜活、更坚实、更温暖的未来,让枫山与蓝海的情谊,永远在老艺新用的活力里、代代传承的坚守中,生生不息。
喜欢时空基石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时空基石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