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盛典进入 “守护承诺墙” 签名环节。居民们排着队,在墙上写下自己的承诺:张奶奶写下 “明年要给孩子们做更多棉鞋”;李爷爷写下 “要教小守护者们雕小木勺,把老手艺传下去”;天启的渔民长老写下 “要多晒鱼干,让宣德的居民年年都能尝到天启的味道”;小桃写下 “要继续给老人们送暖冬物资,听他们讲更多守护故事”;阿风写下 “要学好种庄稼的技能,帮宣德的小伙伴种更多粮食”。
阿海看着墙上密密麻麻的承诺,心里满是感慨:“这些承诺不是空话,而是双时空居民对彼此的牵挂。以后每年守岁,我们都要把这面承诺墙带过来,让大家看看自己去年的承诺有没有实现,再写下新的承诺,让守护的情谊永远延续。”
傍晚时分,盛典进入最后环节,“信物入阁”。阿海、阿蕊带着十名小守护者,捧着展台上的信物,走进传世阁 “童守专区”。他们小心翼翼地将信物放进特制的玻璃展柜,旁边摆放着《童守守护故事集》和暖冬反哺的反馈表。老林叔和天启的渔民长老一起,为展柜贴上封条,封条上写着 “宣德十三年?双向守护?代代相传”。
“从今天起,这些信物就是传世阁的重要宝藏,” 老林叔对着双时空的观众说,“它们会告诉每一位来参观的人,双时空的守护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彼此牵挂、互相温暖。它们会提醒我们,守护的路上,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在努力,而是一群人在同行。”
离开广场时,月光洒在 “守护承诺墙” 上,烫金的大字在灯光下格外醒目。小守护者们拉着彼此的手,哼着《双时和鸣曲》,手里捧着老人们送的小木勺和鱼干,脚步轻快地往回走。阿海望向远处的时空共鸣镜,镜中天启的居民们也在兴奋地讨论,有的还对着镜头展示自己在承诺墙上写的内容。
“明年春天,我们要按照承诺,邀请天启的孩子们来宣德参观共享田,教他们种庄稼;夏天要改进工具手套,加上李爷爷建议的棉垫;秋天要继续办共享市集,把天启的鱼干也摆上摊位;冬天要准备更多儿童感冒药,送到天启的渔村,” 阿海对着身边的阿蕊和小队员们说,“我们要让每一个承诺都变成现实,让双向守护的情谊,永远温暖双时空的每一个人。”
阿蕊点点头,手里摩挲着李爷爷雕的小木勺,木勺的温度透过指尖传到心里,暖暖的。“还要把今年的守岁故事,写进明年的《童守守护故事集》,” 她说,“加上信物的照片和居民们的承诺,让后来的人知道,双时空的守护有多温暖,双向奔赴的情谊有多珍贵。”
晚风拂过广场,“童守传承灯” 的灯穗轻轻摇摆,稻壳的轻响与孩子们的笑声交织在一起。阿海知道,这场守岁盛典,不是结束,而是 “童守双向守护” 的新起点 ,当信物成为情谊的载体,当承诺成为行动的动力,当双时空的居民真正实现 “彼此牵挂、互相温暖”,双时空的守护之路,终将在一代又一代孩童的手中,走向更深厚、更绵长、更温暖的未来,让枫山与蓝海的情谊,永远在守岁的欢歌里、双向的守护中,代代相依,岁岁相传。
喜欢时空基石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时空基石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