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惊艳的是 “双时合璧” 烟花。宣德的红色烟花与天启的蓝色烟花,在时空共鸣镜的中央相遇,慢慢重叠在一起,拼成 “童守薪传” 四个大字。红色的 “童” 与 “薪”,蓝色的 “守” 与 “传”,在夜空中格外醒目,照亮了广场上每个人的笑脸,也照亮了镜中天启渔民们激动的神情。
子时将至,《双时和鸣曲》的旋律响起。这次,领唱的不是新守者,也不是老守护者,而是二十余名小小守护者。阿蕊站在最前面,手里拿着歌词 sheet,她的声音清澈,像春日里的溪流:“枫山青,蓝海蓝,双时孩童手拉手……” 其他孩子跟着合唱,有的孩子还不太会唱,就跟着哼旋律,有的孩子激动得声音发颤,却依旧唱得格外用力。
新守者们站在孩子们身后,跟着一起唱。青珩看着身边的阿明和阿珠,三人相视一笑,眼里满是欣慰。老守护者们坐在长椅上,也跟着轻轻哼唱,老林叔还打着拍子,拐杖在地上轻轻点着,节奏与歌声完美契合。时空共鸣镜那头的天启居民们,也跟着合唱,海螺哨声伴着歌声,成了最特别的伴奏。
歌声落,子时的钟声敲响。新的一年,来了。
守岁大典接近尾声时,阿蕊代表所有小小守护者,向双时空的长辈们献上了一幅 “三代守护长卷”。那卷长卷有三丈长,是孩子们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一起绘制的。左边画着老守护者们:老林叔在共享田教孩子们辨苗,王阿婆在灯下教孩子们缝暖包,渔民长老在海边教孩子们识潮汐。中间画着新守者们:青珩在传世阁整理信物,阿明在共享田调试测土仪,阿珠在共鸣镜前与天启沟通。右边画着小小守护者们:阿海在割稻,阿蕊在送暖包,小宇在赶海,还有许多孩子在共享田种蔬菜、在传世阁讲解展品。长卷的中央,是缠绕在一起的枫枝与海浪,托着一盏永不熄灭的 “传承灯”,灯面上写着 “双时同心?岁岁相守”。
老林叔接过长卷,双手轻轻抚摸着画面,眼眶慢慢红了。他转身对着双时空的居民们,声音有些哽咽,却格外有力:“三十年前,我们守着双时空,最怕的就是‘传承’二字 —— 怕没人接过我们的担子,怕双时空的情谊断了。现在看到这卷画,看到这些孩子,我放心了。守护的薪火,已经稳稳地传到了他们手里,以后,双时空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广场上响起热烈的掌声,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响亮。孩子们看着老林叔,脸上满是自豪。阿海悄悄拉了拉阿蕊的衣角,小声说:“明年,我们要把长卷的空白处填满,再画更多小伙伴的守护故事。” 阿蕊点点头,小声回应:“还要教新加入的小伙伴画,让长卷越来越长,一直传到我们的后代。”
天渐渐亮了,东方泛起一抹鱼肚白。广场上的人们陆续散去,孩子们却还不愿离开。阿海带着几名小伙伴,跑到灯串旁,仔细检查每一盏灯的烛火,生怕有哪盏灯灭了;阿蕊则和阿溪一起,将箴言册小心翼翼地放进传世阁,还特意在册子上贴了一张小纸条,写着 “明年守岁,我们还要来记录新的箴言”。
青珩看着孩子们的身影,心里满是暖意。她知道,这场由小小守护者主导的守岁大典,不是结束,而是双时空守护的 “新开端”。当 “童守” 不再只是一个队伍的名字,而变成一种传承的信念;当 “守护” 不再只是一代人的责任,而变成代代相传的行动,双时空的枫山与蓝海,终将永远安宁,永远温暖,永远相依。
阿海突然跑过来,拉着青珩的手,兴奋地说:“青珩姐姐!明年我们要办‘童守技能大赛’,让双时空的小伙伴们比一比谁的夏耘技术好、谁的暖冬包做得好;还要在共享田开辟‘童守试验田’,种新的蔬菜品种,让双时空的居民们都能吃到我们种的新菜!”
青珩笑着点头,摸了摸他的头:“好啊,我们一起准备。不过,你们也要记得,守护不仅是比赛和种庄稼,还要用心关心身边的人,就像你们今晚做的一样。”
“我们记得!” 阿海用力点头,又转身跑向其他小伙伴,开始兴奋地讨论明年的计划。
晨光洒在广场上,金色的光落在 “童守传承灯” 上,让灯盏泛着温暖的光晕。青珩望向远处的枫山与蓝海,心里清楚 —— 只要这些小小的守护者们还在,只要传承的薪火还在,双时空的故事,就会一直讲下去,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
喜欢时空基石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时空基石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