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砚沉默片刻,挥手让内侍取来箱黄金:“这些你们收下,修缮道观,给弟子们添些衣物。朕知道你们不在乎这些,但这是朝廷的心意。”
清虚道长没有推辞,却让内侍把黄金换成了农具和药材:“终南山的农户缺耕牛,岭南的瘴气需要药材防治,这些比黄金有用。”
送走清虚道长后,李砚回到寝宫,对着铜镜仔细观察脊柱。他用手指敲击颈椎,果然发出清脆的声响,像玉块相击。皮肉下的秘纹还在向骨髓里钻,带来阵阵酥麻,却不疼痛,反而有种通体舒畅的感觉,像是堵塞的河道被疏通,水流奔腾而过。
夜里,他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化作条巨龙,顺着黄河游动,头顶是秦岭的龙脉,脚下是东海的水脉,身上的鳞片是由各地的灵物化成——龙涎玉为额,蛟蜕为腹,天马翼为鳍,定风珠为眼。他游过之处,干涸的土地冒出清泉,贫瘠的矿山流出金银,百姓们在岸边跪拜,欢呼声响彻云霄。
醒来时,脊柱处的灼热感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种温润的暖意,像泡在温泉里。李砚伸手摸了摸后背,能清晰感觉到脊柱的形状似乎有了细微的变化,第三节胸椎微微凸起,像龙颈的弧度。
“陛下,玄道司在长白山找到株‘接骨莲’,花瓣能让断骨愈合时更坚韧。”内侍进来禀报,捧着个水晶瓶,里面的莲花正在缓缓绽放,“送花的术士说,这莲花生长在龙脉与火山交汇处,吸收了阴阳二气,对您的脊柱化龙大有裨益。”
李砚接过水晶瓶,接骨莲的花瓣刚触到指尖,脊柱处就泛起暖意,花瓣里的灵气顺着秘纹汇入骨髓,那些正在融合的秘纹似乎变得更活跃了。他忽然明白,清虚道长说的“天地人三才”是什么意思——他收拢万灵(人),道士们梳理地脉(地),而这些自然生长的灵物,便是“天”的馈赠。
接下来的日子,脊柱的变化越来越明显。李砚发现自己能轻易举起以前需要两个侍卫才能搬动的青铜鼎,骑马时不用马鞍也能稳坐,甚至能在水里憋气半个时辰——这些都不是秘纹的外在加持,而是身体本身的变化,是脊柱化龙带来的力量、平衡与韧性。
玄道司的术士们依旧在各地奔波,静心观的道士们继续在龙脉节点埋下聚灵鼎。他们不求回报,只在每次梳理完一条地脉后,对着长安的方向遥遥一拜,像是在见证某种奇迹。
李砚偶尔会召见清虚道长,听他讲地脉的流转、灵气的聚散。他依旧不懂那些玄妙的道理,却渐渐明白:这些道士们守护的不是他这个皇帝,而是这片大地的生机;他们追求的功德,不是虚无的福报,而是实实在在的国泰民安。
而他身上的秘纹,不过是这场天地人共鸣中的一个纽带,是大地灵气与人间烟火在他身上刻下的印记。脊柱化龙也好,秘纹成型也罢,终究是为了承载更多的力量,去守护这片被梳理得顺畅的龙脉,去护佑那些因地脉安宁而安居乐业的子民。
这日,李砚站在观星台上,望着天边的晚霞。脊柱处的秘纹已完全融入骨髓,皮肉上只留下淡淡的龙形轮廓,像幅洗尽铅华的水墨画。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呼吸与大地的脉动同频,心跳与龙脉的流转共振——他不再是单纯的“人”,而是与这片江山融为一体的“灵”。
远处的终南山在暮色中若隐若现,静心观的方向传来隐约的钟声,清越而悠远。李砚知道,那些不为名不为利的道士们,此刻或许正围着地脉图,讨论着下一处该梳理的节点。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大地,而他,则用这条正在化龙的脊柱,承载着他们的功德,承载着这片江山的未来。
夜色渐浓,星辰渐亮。李砚的脊柱在星光下透出淡淡的玉色,像条沉睡的龙,在骨髓深处,秘纹与龙脉灵气交织、流转,等待着完全苏醒的那一天。而那一天,或许就是天地人三才合一,人间与大地共荣共生的时刻。
喜欢逃荒是不可能的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逃荒是不可能的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