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的春天来得猝不及防。前一夜还飘着零星小雪,第二天清晨,风里便带了暖意,枯黄的草皮下钻出点点新绿,像撒了一地的翡翠。李砚站在王城的土墙上,望着城外无边无际的草原,心里那股征伐的燥热,竟被这突如其来的春色抚平了几分。
冬天的战事太烈了。从黑风山边缘到狼居胥山,再到草原东部的各个角落,他的铁骑踏遍了每一寸土地。曾经的小部落,像滚雪球般膨胀,如今已是拥有上万人的大型部落联盟——他甚至被部众们尊称为“大可汗”,这个带着草原烙印的称号,既让他觉得新奇,又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
“是该停一停了。”李砚喃喃自语。再打下去,就算能征服更多部落,也消化不了。那些大型部落人口众多,根基深厚,真要硬拼,就算赢了,自己也要损兵折将,得不偿失。更何况,春天来了,草原上的人要放牧,要播种,要为一年的生计做打算,没人愿意再在战场上耗着。
他下令停止西征,让神卫营的士兵们解甲归田——当然,不是真的放下武器,而是一边休整,一边协助部落放牧、耕种,顺便操练,保持战斗力。
这个决定让整个部落都松了口气。经历了一个冬天的杀伐,无论是战士还是老弱,都渴望能有段安稳的日子。听到大可汗要休养生息的消息,王城里到处都是欢呼声,家家户户都杀了牛羊,煮了烈酒,庆祝这来之不易的平静。
罢兵之后,第一件要做的事,便是与其他大型部落建立联系。
李砚派出了使者——大多是圣女营里能言善辩的少女,她们熟悉草原的习俗,又带着“神使”的光环,更容易被接受。使者们带着粮食、盐巴和精美的兽皮,前往草原中部的几个大部落,传递“和平共处”的意愿。
“告诉他们,我无意与之为敌,若肯互通有无,结为盟友,便是朋友;若要为敌,我也奉陪到底。”李砚对领头的少女说,语气里带着软硬兼施的意味。
他心里清楚,草原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些大型部落之所以暂时没有动手,不过是忌惮他冬天展现出的实力。想要真正稳住局面,光靠威慑远远不够,还得有利益捆绑。
使者们出发后,李砚开始着手处理内部事务——消化那些新征服的部落。
他将各个部落的族长召集到王城,重新划分牧场和耕地,确保每个部落都有足够的生存空间;他让工匠营打造了更多的农具和牧具,分发给部众;他甚至让人在王城里建起了一个“集市”,允许各个部落在这里交换物资,互通有无。
“我们是一个部落,是‘神鹰部’的人!”李砚在族长大会上强调,“以前的恩怨,都过去了。谁要是敢内斗,别怪我不客气!”
他的话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再加上玄风和巨灵就站在帐外,族长们个个噤若寒蝉,连连应是。
处理完这些,李砚将目光投向了“联姻”。
这是草原上最古老也最有效的结盟方式。无论是内部凝聚人心,还是外部建立联盟,联姻都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他首先从部落内部做起。从各个小部落里挑选出一批容貌秀丽、品行端正的少女,共有五十人之多。这些少女来自不同的部落,代表着不同的族群。
“从今天起,你们就是我的妃嫔。”李砚对她们说,“我会善待你们,也会善待你们的族人。但你们要记住,你们是‘神鹰部’的人,要为部落的团结出力。”
少女们脸上带着羞涩,却也难掩激动。能成为大可汗的妃嫔,对她们和她们的部落来说,都是无上的荣耀。她们纷纷跪下磕头,发誓会尽心尽力。
李砚没有厚此薄彼,给每个少女都安排了单独的帐篷,配备了侍女,赏赐了精美的衣物和饰品。他知道,善待这些少女,就是善待她们背后的部落,能最大限度地消除新征服部落的抵触情绪。
紧接着,他开始与外部的大型部落联姻。
西部的“白鹿部”率先响应,首领亲自送来了自己的女儿——一个皮肤白皙、眼神灵动的草原少女,还带来了上千匹战马作为嫁妆。李砚欣然接受,以礼相待,并回赠了大量的粮食和盐巴,约定互为犄角,共同抵御北部的“金帐部”。
南部的“黑石部”(并非之前被征服的小部落,而是一个同名的大型部落)也送来使者,希望能将首领的妹妹嫁给李砚。李砚同样应允,只是这次的回赠换成了工匠营打造的弯刀和铠甲——这些在草原上稀缺的铁器,比粮食更让他们心动。
一时间,前来联姻的部落络绎不绝。李砚来者不拒,只要对方有足够的诚意,他都愿意建立联姻关系。他的帐下,渐渐聚集了来自各个部落的女子,她们带来了不同的习俗和文化,也带来了各个部落的善意。
“这样也好,省去了不少麻烦。”李砚看着帐下莺莺燕燕的女子,心里暗暗点头。这些女子就像一条条纽带,将“神鹰部”与其他部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至少在短期内,不用担心背后遭人暗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