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影也吃得不亦乐乎,尤其是萝卜,它似乎格外喜欢,几口就啃完了李砚给它的那几块,还眼巴巴地望着陶罐,喉咙里发出撒娇的呜咽。
“给你。”李砚又夹了几块萝卜给它,心里却在盘算着扩大种植。光有萝卜白菜不够,他还想种些土豆、红薯,甚至想试试种水稻——空间里有灵泉水灌溉,又能控制温度,说不定真能成功。
接下来的日子,李砚的生活变得更加规律。每天清晨,他会先进入空间,给蔬菜浇水、施肥(用的是草木灰和积攒的粪便),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上午,他会练习射箭、打磨兵器,或是去山谷里搬运柴火,加固防御;下午,他会研究烧制陶器,尝试着做出更精细的碗碟和陶罐,甚至想试试做几个瓦罐,用来储存粮食;晚上,则会借着松明的光,翻看那本《草木经》,或是给灰影和青云梳理毛发,享受这难得的宁静。
他的箭术越来越精湛。五十步外的铜钱,他能轻松射中;移动的野兔,他也能十发九中。鹰眼赋予的精准度,再加上日益增长的力量,让他的弓箭成了这山林里最可怕的武器。有一次,一只野狼闯入山谷,还没靠近山洞,就被他一箭射穿了喉咙,干净利落。
空间也在缓慢扩大。每次他的箭术有突破,或是身体强度有明显提升,空间都会微微震动,长宽高各增加一两米。虽然幅度不大,但日积月累,如今已经比最初大了整整八倍,里面能存放的东西也越来越多。
灵泉的水也越发神奇。除了滋养身体和蔬菜,李砚发现,用灵泉水浸泡过的木材,更不容易腐烂;用灵泉水和泥烧制的陶器,硬度更高,不易碎裂。他甚至试着用灵泉水浇灌山洞外的几株果树,原本在冬天枯萎的枝条,竟冒出了几个小小的嫩芽。
“等开春了,说不定能吃到新鲜的果子。”李砚看着那些嫩芽,心里充满了期待。
这天傍晚,青云从外面回来,落在李砚肩头,金色的瞳孔里带着一丝不安。李砚立刻共享它的视野,只见山外的平原上,有大队的人马在移动,旗帜飘扬,盔甲闪亮,看方向,似乎是朝着青平城而去。
“是大周的军队?”李砚皱起眉头。看规模,这支军队至少有上万人,显然是有大动作。他让青云飞得再近些,看清了旗帜上的字——“镇北军”。
“镇北军来了,看来朝廷是要对胡人动手了。”李砚心里了然。镇北军是大周最精锐的部队之一,常年驻守北方边境,专门对抗胡人。他们的到来,意味着青平城的压力会大大减轻,但也意味着,战火可能会更加激烈。
他让青云继续观察,自己则走到洞外,望着山外的方向,陷入了沉思。
他现在有足够的食物,有安全的住所,有强大的伙伴,有能洞察外界的眼睛,甚至有了一个能种植作物、储存物资的空间。他完全可以继续躲在这深山里,等到外面的战火平息,再出来看看情况。
可是,真的能一直躲下去吗?
他想起靠山村的惨状,想起那些在战火中流离失所的百姓,想起青云视野里那些麻木的脸庞。他现在有能力了,难道就一直躲在这里,看着外面的人受苦吗?
“还不是时候。”李砚摇了摇头。他现在的力量,对付些野兽、山贼还行,面对成千上万的军队,还是太弱了。他需要更多的时间成长,需要更强大的力量,需要更周密的准备。
“再等等。”他对自己说,“等我能真正掌控自己的命运,再出去看看。”
回到山洞,李砚添了些木炭,火塘里的火苗跳动得更旺了。他从空间里拿出一个新烧制的陶碗,盛了些灵泉水,慢慢喝着。泉水的甘甜冲淡了心里的烦躁,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灰影趴在他脚边,似乎察觉到了他的情绪波动,用脑袋轻轻蹭着他的小腿,传递来安稳的意念。青云站在木头上,梳理着羽毛,金色的瞳孔望着洞外,像是在守护着这份宁静。
李砚靠在土炕上,看着跳动的火苗,心里一片平静。他知道,外面的世界依旧动荡,他的避世生活也未必能长久,但他有时间,有能力,有信心去面对未来的一切。
现在,他只需要耐心等待,慢慢积蓄力量。等到时机成熟的那一天,他会走出这片深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去做一些自己该做的事。
火塘里的木炭发出轻微的“噼啪”声,映亮了少年平静而坚定的脸庞。山洞外,风雪依旧,而山洞内,却充满了希望与力量,等待着春天的到来,也等待着少年展翅高飞的那一天。
喜欢逃荒是不可能的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逃荒是不可能的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