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的阳光格外清亮,透过稀疏的枝桠,在山谷的雪地上投下明明灭灭的光斑。李砚站在峡谷口的空地上,深吸了一口带着寒意的空气,胸腔里满是清冽的气息。他身着厚厚的狼皮袄,却掩不住愈发挺拔的身形——这半年来,他的身高蹿得极快,如今已近一米八,肩宽腰窄,手臂上的肌肉线条在阳光下清晰可见,再也不是那个瘦弱的少年模样。
“再来。”他低喝一声,左手稳稳托着牛角弓,右手三指扣弦,猛地向后拉开。弓弦如满月,发出轻微的嗡鸣,箭簇瞄准着三十步外一棵松树上挂着的陶罐。那陶罐是他从雪地里挖出来的,破了个口,被他用藤蔓绑在树枝上,当做靶子。
视野里,陶罐的轮廓被无限拉近,连陶壁上的裂纹都看得一清二楚。这是鹰眼赋予的天赋,能让他在拉弓的瞬间,自动锁定目标的薄弱点。他调整呼吸,感受着手臂肌肉的发力,直到那股力量与心跳的节奏重合——
“放!”
箭矢如流星般射出,带着破空的锐啸,精准地穿透陶罐的裂口,将整个陶罐钉在松树上,陶片簌簌落下。
“还算凑合。”李砚撇撇嘴,脸上却藏不住一丝笑意。这半年来,他几乎每天都在练习射箭,从三十步到五十步,从固定靶到移动靶,箭术早已今非昔比。尤其是鹰眼带来的精准度,让他能轻松做到“百步穿杨”,若是在平地上,射中百米外的野兔也并非难事。
灰影趴在不远处的雪地上,懒洋洋地看着他。自从李砚的箭术越来越精准,狼群的“狩猎任务”就少了许多——毕竟李砚一箭就能解决的猎物,实在没必要让狼群费半天劲围猎。它只是偶尔在李砚练箭时跟过来,趴在一旁晒太阳,时不时用尾巴扫扫雪,日子过得清闲自在。
青云则在高空盘旋,金色的瞳孔警惕地扫视着四周。它早已习惯了每日的巡逻任务,只要李砚不召唤,它便会在山谷上空划出固定的轨迹,一旦发现任何异常动静,便会立刻通过灵魂链接传递警示。此刻,它似乎察觉到了李砚射中的陶罐,发出一声清越的嘶鸣,像是在喝彩。
李砚放下弓,活动了一下有些发酸的肩膀。力量和速度的增长是循序渐进的,起初他还不太适应突然变强的身体,常常在拉弓时用力过猛,导致箭矢偏移,或是在奔跑时收不住脚,摔在雪地里。但现在,他已经能熟练掌控这具充满力量的躯体,每一个动作都流畅而精准,仿佛与生俱来。
“该回去了。”他对着灰影招了招手,转身往山洞走去。雪地上留下一串深深的脚印,很快又被风吹来的新雪掩盖了几分。
回到山洞,暖意扑面而来。火堆上煨着的陶罐里,肉汤正咕嘟作响,散发出浓郁的香气。李砚解下狼皮袄,挂在石壁的挂钩上,露出里面贴身的麻布衣衫——这是他用捡来的麻布缝制的,虽然粗糙,却比兽皮轻便许多。
他走到洞角,看着堆积如山的木柴,眉头微微皱起。这些木柴都是他和狼群一点点从林子里运回来的,足够烧到开春,但有个麻烦——烟太大。
山洞的通风缝隙虽然能排烟,但遇上风小的日子,洞里还是会弥漫着呛人的烟雾,不仅熏得人眼睛疼,还可能留下痕迹。上次青云回来时,他特意让神鹰从高空观察山洞的位置,果然发现有风的时候,洞口会飘出淡淡的烟柱,在白雪覆盖的山谷里格外显眼。
“得想个办法。”李砚喃喃自语。他不想因为这点烟味暴露踪迹,山外的局势还不明朗,胡人在边境蠢蠢欲动,青平城的守军看着也岌岌可危,这时候被任何一方发现,都不是好事。
烧木炭!
这个念头猛地跳进他的脑海。穿越前刷短视频时,他看过不少野外生存的视频,其中就有教怎么烧制木炭的。木炭燃烧时烟少、热量高,还便于储存,最适合在这种需要隐蔽的地方使用。而且,烧木炭的窑还能顺便烧制陶器——他早就想弄几个像样的陶罐了,现在用的这些不是捡来的破罐,就是用藤条编的篮子,装水装食物都不方便。
说干就干。李砚立刻起身,从空间里拿出钢刀和斧头,对着灰影道:“跟我出去一趟,找些合适的木头和泥土。”
灰影立刻来了精神,从地上爬起来,摇着尾巴跟在他身后。
烧制木炭需要坚硬耐烧的木材,李砚选了附近一片枯死的橡树林。橡树材质坚硬,烧出来的木炭火旺耐烧,是上等的选择。他和灰影分工合作,他用斧头砍伐合适的树干,截成半米长的木段,灰影则用嘴叼着木段,一趟趟往山谷西侧的空地上运——那里地势平坦,离山洞有段距离,烧窑时就算有烟,也不容易被直接发现。
搬运木段花了整整两天。李砚的力气虽然大了不少,但扛着几十斤重的橡木段在雪地里行走,还是累得够呛。灰影也不轻松,每次叼着木段回来,都得趴在雪地里喘上半天,舌头伸得老长。李砚看在眼里,每天晚上都会给它多加些灵泉水,看着它满足地呼噜,心里也踏实许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