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九寒天,黑风山的林子被冻得咯咯作响。李砚裹紧了用狼皮缝制的袄子——这是灰影上次猎到的野狼皮毛,他笨拙地缝了几天才做成,虽然针脚歪歪扭扭,却异常暖和,绒毛贴着皮肤,把寒风挡得严严实实。
他踩着没过膝盖的积雪,跟在灰影身后,深一脚浅一脚地往林子深处走。今天没打算猎大型猎物,只是想跟着狼群熟悉地形,顺便捡些过冬的野果坚果。灰影走在最前面,尾巴高高翘起,时不时停下来嗅嗅雪地,像是在追踪什么踪迹,链接里传来“前面有好东西”的雀跃。
“能有什么好东西?该不会又是兔子吧?”李砚笑着打趣。这阵子狼群猎回来的兔子快堆成小山了,空间里挂满了兔肉干,他都快吃腻了。
灰影回头瞪了他一眼,喉咙里发出不满的低吼,像是在说“这次不一样”。它加快脚步,钻进一片茂密的柞树林,李砚紧随其后,刚穿过树丛,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得愣在原地。
只见雪地上散落着几十颗圆滚滚的橡果,外壳棕黑,带着细密的纹路,显然是从树上掉下来的。更妙的是,旁边一棵老柞树的树洞里,竟露出半截草编的小篮子,篮子里满满当当都是橡果,还塞着些栗子,被雪盖着,透着股新鲜气。
“这是……松鼠的粮仓?”李砚眼睛一亮,走上前扒开积雪,把那篮坚果整个抱了出来。篮子编得精巧,应该是山里的猎户编了忘在这里的,却被松鼠当成了储藏室。他掂量了一下,足有三四斤重,心里乐开了花——橡果能磨成粉做饼,栗子煮熟了又面又甜,都是过冬的好东西。
灰影用鼻尖顶了顶他的胳膊,示意他往树上看。李砚抬头,只见柞树枝桠间,一只灰黑色的松鼠正蹲在枝头,圆溜溜的眼睛瞪着他们,蓬松的尾巴气得竖了起来,却不敢下来,只是吱吱叫着,像是在抗议。
“抱歉了小家伙,借你的粮食用用。”李砚笑着把篮子收进空间,又捡了些散落在地上的橡果,“明年多给你留些。”
松鼠似乎听懂了,又吱吱叫了两声,窜进密林不见了。李砚跟着灰影继续往前走,心里盘算着回去就把栗子煮上,再用橡果粉和点面,烤几张饼当零食。
越往林子深处走,积雪越厚,树木也越发高大。阳光透过枝桠洒下来,在雪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撒了把碎金子。李砚深吸一口气,冷冽的空气带着松针和冻土的气息,清得让人心头发颤——这是冬天独有的味道,干净,纯粹,没有夏天的潮湿闷热,也没有蚊虫的嗡嗡声。
“还是冬天好。”他由衷地感慨。穿越前在南方,冬天最多下点雨,哪见过这样的林海雪原?更别说不用担心被蚊子叮、被蛇咬,走再远也浑身清爽。
灰影忽然停下脚步,对着前方低吼一声,声音里带着警惕。李砚立刻握紧腰间的钢刀,顺着它的目光望去——只见不远处的雪地上,有一串巨大的脚印,足有脸盆那么大,深深陷在积雪里,边缘还沾着些湿漉漉的泥土,显然是刚留下的。
“这是什么?”李砚心里咯噔一下。他在山里见过不少野兽脚印,狼的、野猪的、鹿的,却从没见过这么大的。
灰影的表情也严肃起来,压低身子,喉咙里发出低沉的警告声,链接里传来“危险”的信号。它小心翼翼地往前走了几步,嗅了嗅脚印里的气息,然后猛地后退,对着李砚低吼,示意他赶紧走。
李砚不敢怠慢,跟着灰影往后退,眼睛却忍不住往脚印延伸的方向瞟。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沉闷的脚步声,像是有什么庞然大物在走动,震得地面都微微发颤,还夹杂着树枝断裂的“咔嚓”声。
“快走!”李砚拉了灰影一把,两人钻进旁边的灌木丛,屏住呼吸,只露出两只眼睛往外看。
没过多久,一片晃动的阴影出现在林子里。先是长长的鼻子从树后探出来,接着是庞大的身躯——那是一头大象!灰褐色的皮肤皱巴巴的,像老树皮,耳朵大得像蒲扇,正慢悠悠地走着,鼻子卷着树枝,往嘴里送。更让李砚震惊的是,它身后还跟着几头稍小些的象,其中一头小象紧紧挨着母象,鼻子好奇地甩来甩去。
“大象?!”李砚差点喊出声,赶紧捂住嘴,心脏砰砰直跳。他穿越前只在动物园见过大象,还是热带的那种,怎么也想不到,在这北方的深山里,竟然能见到成群的大象!
这些大象比他印象中的非洲象要小些,鼻子也更短粗,皮肤颜色更深,显然是适应了寒冷气候的品种。它们在雪地里行走自如,庞大的身躯压得树枝吱呀作响,却没发出多少声音,只有偶尔的几声低鸣,在林子里回荡。
“这地方也太邪乎了。”李砚喃喃自语。他记得书上说,大象多生活在南方温暖地带,北方就算有,也该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怎么会出现在黑风山?难道是小冰河期前迁徙来的,一直没离开?
灰影趴在他身边,身体紧绷,却没有发起攻击的意思,显然也知道这庞然大物惹不起。链接里传来“远离”的强烈意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