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潜入皇宫,李子龙可谓费尽心机。他让韦舍为他准备了一套内侍的服饰,又凭借之前鲍石给的伪朝章符印,混在内侍队伍中,小心翼翼地踏入了紫禁城的大门。第一次走进皇宫,李子龙的心跳不由得加速,朱红的宫墙、金黄的琉璃瓦、威严的侍卫,无一不彰显着皇权的至高无上。他低着头,装作谦卑的样子,心中却在疯狂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宫殿的布局、侍卫的站位、巡逻的路线,每一个细节都被他牢记于心。
“前面的,快点走,别挡路!” 一名侍卫见他脚步迟疑,厉声呵斥道。李子龙心中一紧,连忙加快脚步,不敢有丝毫停留。他知道,这座宫殿里,每一步都充满了危险,稍有不慎,便会身首异处。
第一次潜入皇宫,李子龙只是大致摸清了宫城的外围布局。接下来的几次,他愈发大胆,在韦舍的掩护下,他先后潜入了太和殿、中和殿等重要宫殿。一次,趁着宫中侍卫换班的间隙,他悄悄溜进了乾清宫——那是皇帝的寝宫。殿内陈设奢华,明黄的锦缎铺陈在御床上,龙椅摆在大殿中央,散发着威严的气息。李子龙环顾四周,见无人注意,便快步走到御床前,小心翼翼地坐了上去。
触碰到御床的那一刻,李子龙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兴奋与狂妄。他抚摸着柔软的锦缎,喃喃自语:“九五之尊,不过如此。他日,某必当在此安寝,君临天下。” 他甚至闭上眼睛,想象着自己身着龙袍,接受百官朝拜的场景。
“谁在那里?” 殿外传来一阵脚步声,李子龙吓得连忙从御床上下来,躲到了屏风后面。幸好只是一名打扫的宫女,并未发现他。待宫女离开后,李子龙才擦了擦额头的冷汗,悄悄退出了乾清宫。这次经历,让他的野心愈发膨胀,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谋反的决心。
除了乾清宫,李子龙还将目标对准了永宁宫——万贵妃的寝宫。万贵妃深得明宪宗宠爱,在宫中权势极大,李子龙知道,若想控制皇帝,必先控制万贵妃。他趁着夜色,悄悄潜入永宁宫附近,藏身于一棵大树后,暗中观察着宫殿的动静。他看到明宪宗频繁出入永宁宫,心中便有了一个计划——在永宁宫附近埋伏,伺机刺杀明宪宗和万贵妃,然后趁乱夺取皇宫。
为了更详细地了解皇宫的地形和守卫情况,李子龙还在韦舍的带领下,登上了万岁山。万岁山是紫禁城的制高点,站在山顶,整个皇宫的布局尽收眼底。李子龙手持折扇,看似悠闲地欣赏风景,实则在暗中绘制宫城的详细地图。他指着太和殿的方向,对韦舍说道:“此处是皇宫的核心,守卫最为森严,日后举事,需先控制此处。” 又指着御花园的方向,“此处树木繁多,可作为埋伏之地。”
韦舍在一旁连连点头,心中对李子龙的“谋略”愈发佩服。
多次潜入皇宫的经历,让李子龙对宫城的布局、守卫的换班规律了如指掌。
李子龙深知,要想谋反成功,不仅需要周密的计划,还需要足够的“天命”象征。他想起了术士江朝赠他的谶语,又想起了自己编造的“遇猴鸡,凤凰变”的流言,心中便有了一个想法——私造御用器物,绘制星宿图,以此证明自己是“天命所归”。
他暗中让韦舍利用职权,从内府调取了大量的明黄丝线、绸缎、玉笏、金冠等材料,又在韦府的地下,秘密建造了一座作坊,招募了几名手艺精湛却家境贫寒的工匠,让他们为自己私造龙袍、袍笏冠带等御用器物。
作坊里阴暗潮湿,工匠们日夜不停地赶工,心中却充满了恐惧。他们知道,私造御用器物是株连九族的大罪,但在李子龙的威逼利诱下,他们只能选择顺从。李子龙每日都会来到作坊查看进度,他看着一件件明黄的龙袍渐渐成型,上面绣着的十二章纹栩栩如生,心中的狂妄愈发强烈。他亲自拿起一件龙袍,披在身上,对着铜镜打量着自己,虽然龙袍的尺寸并不合身,但在他眼中,自己已然是九五之尊。
“李先生,龙袍已大致完工,您看是否满意?” 一名工匠小心翼翼地问道。
李子龙抚摸着龙袍上的龙纹,满意地点点头:“甚好,再将细节打磨一番,务必做到与宫中的龙袍一模一样。”
除了私造龙袍,李子龙还亲手绘制了一幅星宿图。他取出上好的绢帛,研好朱砂,参照着古籍上的记载,一点点绘制着天上的星宿。他对星象一知半解,却故作高深地在紫微垣的位置用朱砂圈注起来——紫微垣是帝王之位的象征,他要用这幅星宿图,向世人证明,自己是“顺应天意”的真主。
绘制完成后,李子龙将星宿图藏在密室的暗格中,每日都会焚香祷告:“三清在上,弟子李子龙,承蒙天意,愿承天命,登基为帝,救万民于水火。若能成事,弟子必当重修庙宇,供奉三清。” 他沉浸在自己编织的狂梦中,无法自拔。
与此同时,李子龙与真定府的豪强、失意官员也取得了联系。他让郑忠带着自己的密信,前往真定府,告知他们举事的时间——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一天,京城的百姓都会赏月过节,宫中也会举办宴会,守卫相对松懈,正是举事的绝佳时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