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弱?不!”郑和目光灼灼,“我们要展现的不是软弱,而是不可撼动的力量和有理有节的智慧!我们要让所有人看到,大明有雷霆万钧之力,更有海纳百川之量!有仇必报,但报得堂堂正正,报得让四方心服,报得不敢再有人轻易挑衅!”
他深吸一口气,说出了自己的决断:“故此,我决定,暂不发兵。先行‘先礼后兵’之策。”
“先礼后兵?”众人疑惑。
“没错。”郑和沉声道,“立刻以大明钦差总兵正使的名义,起草一份措辞严厉的咨文,派遣使者,直接送往西王大营!咨文中要明确几点:其一,严正抗议西王军队无故屠戮我进行和平贸易的官兵,指出此举背信弃义,违背天理人伦;其二,要求西王对此事做出正式解释,并交出主谋将领和那个引路的向导;其三,责令西王赔偿损失,抚恤死者家属;其四,限期答复,若逾期不答或答复不能令我方满意,我天朝王师将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权利,届时一切后果由西王承担!”
他顿了顿,继续部署:“同时,船队进入最高战备状态。所有战舰炮口对准海岸,士兵轮番值守,做好随时应战准备。派出更多斥候小船,严密监视岸上敌军动向。另外,秘密接触东王使者,进一步核实西王与海盗勾结的情报,并观察东王在此事上的真实态度和实力。”
这一连串的安排,条理清晰,既展现了强硬的姿态,又为自己争取了时间和主动权,更将道义的制高点牢牢握在手中。
王景弘沉默了,他并非不明事理之人,只是兄弟的鲜血让他一时被愤怒冲昏了头脑。此刻听着郑和抽丝剥茧的分析,他发热的头脑渐渐冷却下来。他明白,郑和的决策,虽然看似不够“痛快”,却是对整个船队、对整个远航使命最负责任的选择。复仇的火焰依然在他胸中燃烧,但他知道,这火焰需要被引导,而不是任其毁灭一切。
他抬起头,迎上郑和的目光,那目光中有悲悯,有决断,更有一种超越个人情感的、沉重的担当。王景弘深吸一口气,抱拳沉声道:“郑公……深谋远虑,末将……遵命!”
其他将领见王景弘表态,也纷纷压下胸中的愤懑,齐声应诺:“遵命!”
郑和看着众人,缓缓说道:“我知道,这个决定会让很多弟兄心里憋屈。传令下去,今晚,全军缟素,在甲板上设立灵位,祭奠死难弟兄。让所有人都来送他们一程。告诉他们,他们的血不会白流,他们的仇,我们一定会报!但不是现在这样,用更多兄弟的命去填!我们要用最小的代价,最堂堂正正的方式,让敌人付出最惨痛的代价!”
命令被迅速执行。很快,一份措辞犀利、盖着大明钦差总兵正使大印的咨文被郑重封好,由一队精锐士兵护送,乘船送往岸边。庞大的船队调整了阵型,如同收起利爪却依旧警惕的巨兽,炮窗打开,露出森然的炮口,强大的武力威慑无声地弥漫在海面上。
夜幕降临,各艘船只的甲板上,白色的灯笼和布幔在海风中飘荡,设立起的简易灵位前,香火缭绕。幸存的将士们脱下头盔,默默肃立,望着那跳动的火焰和代表着逝去同伴的木牌,许多人咬紧了牙关,握紧了拳头,泪水无声滑落。
郑和与王景弘并肩站在“清和号”的舰首,望着这片悲伤而肃穆的海洋。海风吹拂着他们的衣袍,也吹拂着那无尽的哀思与暗涌的杀机。
王景弘低声道:“郑公,若那西王……冥顽不灵,拒不认罪呢?”
郑和望着黑暗中爪哇海岸的轮廓,目光冰冷如极地寒冰,一字一句地说道:“那便是他自取灭亡。届时,我大明的雷霆之怒,将不再是交涉,而是……审判。”
喜欢大明太监秘史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大明太监秘史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