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聊名称:大明朱家奇葩群(24)
陈友谅:“朱宝宝们快出来,赶紧来听你们太祖爷讲精彩故事咯!”
朱棣:“陈友谅,你说啥呢?找揍是不是?”
朱厚照:“听说陈友谅是被箭射死的,居然还这么张狂。”
陈友谅:“好了好了,我就活跃下气氛嘛。再说,你们不都姓朱嘛。@朱元璋 老朱,你接着讲。”
朱元璋:“要不是秀英妹子、标儿还有允炆在这儿,我早揍你了。”
陈友谅:“哟,居然没把朱棣算进去,哈哈哈。”
朱棣:“我都习惯这样了。”
朱元璋:“咱接着说。我南下滁州后,没费多大劲就拿下滁州。这时候,我亲侄儿朱文正,还有姐夫李贞带着外甥保儿,也就是后来改名李文忠,都跑来投靠我。
从他们嘴里,我才知道二哥、三哥还有姐姐都去世了。当时还有定远孤儿沐英,我就把这三个孩子收作养子,都改姓朱。
后来,我又收养了二十来个义子。我进攻滁州那会儿,老丈人郭子兴被赵均用、孙德崖他们排挤,所以我打下滁州城没多久,老丈人就也到了滁州。
我二话不说,直接把兵权交出去,那可是三万人的队伍,而且纪律严明,军容整齐,郭子兴一看,乐开了花。”
朱元璋:“嘿,这郭子兴一开心,可给我整出些麻烦事儿。”
朱允炆:“皇爷爷,啥事?快讲讲呗。”
朱祁镇:“建文帝,你这就好奇上了?准是郭老头儿又犯浑了。”
陈友谅:“哈哈,老朱,是不是郭子兴又瞎指挥,给你添乱了?”
朱元璋:“哼,他居然听了小人的坏话,把我身边的能人都调走,还降了我的职。要不是看在他是我老丈人的份儿上,我当场就翻脸了。”
朱标:“爸爸能忍下这口气,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朱棣:“切,要是我,可忍不了,直接就跟他干起来。”
朱允炆:“不愧是四叔。”
秦良玉:“各位别急,我猜洪武皇上肯定有办法应对。”
朱元璋:“那是当然。虽然我被降职,但手底下的兄弟们还是很服我。而且我心里明白,时机还不成熟,不能冲动。这不,后来郭子兴又碰到麻烦,还不是得来找我帮忙。”
于谦:“洪武皇上深谋远虑,真是大智慧。”
戚继光:“没错,就因为这份隐忍,才有了后来大明基业。”
朱聿键:“只可惜咱们老朱家后来……唉。”
朱厚照:“欸,朱聿键,说啥呢?别老说这些丧气话。”
马秀英:“都别吵吵,听你太祖爷接着讲。”
朱元璋:“后来我带着兄弟们又打了不少胜仗,郭老头儿对我也算彻底放心。不过那时候,我心里就琢磨着自己单干。”
徐达:“大哥那时候就有远大志向,我们肯定一直追随到底。”
陈友谅:“老朱,你别光说自己,也说说我呗,我当年也是一方大佬呢。”
朱棣:“就你还大佬,最后还不是被我爸打得落花流水。”
陈友谅:“你……要不是运气不好,谁胜谁负还不一定呢。”
朱元璋:“@陈友谅 别急,会轮到说你的。”
朱元璋:“1355年,也就是至正十五年,我一下子就攻下了和县。郭子兴马上任命我为总兵官,镇守和州。
有一次我出去,看到一个小孩在哭,就问他为啥哭,他说在等他爸。我仔细一问才知道,原来孩子的爸妈都在军营里,他爸在营里养马,他妈和他爸不敢相认,只能装作兄妹。
我一下子就意识到部队纪律有问题,我们打下城池后,有人扰民,还抢人家妇女,再这样下去,部队可就不得民心了。
于是,我把将领们都召集起来,严肃申明纪律,下令把军中抢来的有丈夫的妇女都放回去,让城里好多被拆散的夫妻都团圆了。这事儿传开后,大家都对我赞不绝口,我也就更得民心了。”
朱允炆:“皇爷爷这做法太得人心,怪不得能成就大事业。”
朱厚照:“看来太祖爷早就明白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陈友谅:“切,不就是整顿军纪嘛,我当年治军也很严的,只是没机会好好发挥罢了。”
朱棣:“你就吹吧,你治军严还能输给我爸?”
朱元璋:“友谅啊,你也别不服气。这治军和得民心,里面讲究可多了。我当时这么做,部队的士气一下子就不一样了。”
朱标:“爸爸这做法,太英明了,这样一来,四面八方的老百姓肯定都来投奔咱们。”
秦良玉:“洪武皇上这做法,简直是后世将领学习的榜样。”
戚继光:“确实,军队纪律严明,才能战无不胜。”
于谦:“这么一整顿,对后来打仗肯定帮助很大。”
朱聿键:“可惜后来有些子孙没学到太祖爷这治军的本事。”
朱厚照:“嘿,朱聿键,你又提这事儿,能不能说点高兴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