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
第二八四章诛杀
萧关之外,对羌人之战的扫尾工作在顺利的进行着。
贾诩作为最高军事负责人,必须要亲自主持。在这种事情上,其余的几员武将都没有办法帮他。贾诩一方面向着长安和襄阳紧急传信,报告这里的军情,一方面打扫战场,收容战俘和伤员,搜捕敌军的头领,登记有功人员,直忙得团团乱转。虽然说贾诩是天下少有的人才,这一回也是把他累得够惨了。
眼下在长安负责民政工作的是钟繇。钟繇对于关中的熟悉,不在贾诩之下,他从武关出发,眼下已经到了关中,贾诩原本是他的副手,不过经过关中一战,贾诩和钟繇已经算是并架齐驱了。
钟繇也算是上马管军,下马管民的人才,处理起民政来丝毫不软,只一个多月的时间,关中已经安定了下来,被破坏的生产重新恢复,百姓开始重建家园,虽然远远无法恢复鼎盛时期的繁华,但是总体来说,算是不错了。
在对羌人的做战中,魏、张、关、许四将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马超、赵云、马岱三将坚守萧关,更是为取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经此一战,最少可保关中十年平安。可惜,正如贾诩事先所料,韩遂等重要将领都逃走了,虽然说,贾诩事先有些安排,但是谁知道这些安排能不能起到作用?
贾诩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如果自己会分身法就好了,可惜,不会。
站在山头,看着萧关东面那连绵的灯火,韩遂心里底一阵阵寒气上涌。
他知道,他带出的这支军队,真的是已经完了。眼下,大部分羌人都放弃了抵抗,一部分四散而逃,一部分举众投降,能坚持抵抗的极少,而这极少的抵抗也会很快被消灭掉。眼下散山漫野都是绕过萧关,翻山越岭而走的羌人,万幸萧关虽然能挡住大部骑兵,但却无法拦住弃马而走的兵卒。此时谁也顾不上什么将军豪帅,什么部落首领地方豪强,大家的命运都是一样的,那就是逃。
这次失败的太惨了。
他的儿子眼下还在萧关,并没有被救出来,以后试一试,能不能用东西来换他回去。
韩遂看看身旁的心腹们,心中苦笑。这一次败退,虽然说还可以东山再起,但是十年之内,是没有力气再入萧关了。半世辛苦,终于达到了人生的顶峰,谁知道从那上面摔下来,却是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山高,月小,风凄紧,雾迷离。放眼过去,一片洁白,冷冷清清,凄凄凉凉。
韩遂年纪毕竟不小了,全靠了身边的亲卫们半扶半架着向前。而他的女婿阎行,虽然是伤员身份,却也只能是苍白着脸,自己向前走。身边,士兵们在议论着:
“贾诩!这个混蛋他忘了自己也是西凉人,居然对我们下手这么狠!如果不是他,我们绝不会败得这么惨!”
“汉军太强大了,他们的名将太多,阎将军已是我们西凉头号的猛将,却败在那个姓关的手下,他们还有北地枪王张绣、虎痴许禇、羽林中郎将魏延,还有……我们败得不冤。”
“其实,自始至终,我们都没有能在正面战场上与汉军公平一战,他们一直在用诡计,让我们首尾不能顾,害得我们不是被引入绝地被伏击就是要拼着性命去攻城,我们的铁骑根本就发挥不出来。而且因为马超的关系,军心也不稳,好多内部的背叛不断发生,而汉军,却没有这个问题。”
韩遂忽然望天,叹了口气:“或许,我不该杀马腾的……”
韩遂此语一出,所有人尽皆失声。
如果有马腾在,有马家军在,马超是朋友而不是敌人,那么,关中又怎么会轻易的失去?
但是,这世间没有如果,后悔药是没有地方卖的。
第三天,韩遂等众人才离开山区,来到陇右。韩遂只怕汉军已经出关追击,自己眼下实力大减,在没有回到金城之前,还处于危机之中,于是小心翼翼的派出探马,打探前方消息。
时间不久,喜信传来,汉军并没有出关,陇右还是一片安宁。不但如此,就在前面不远处的重镇果儿口,还有一支部队正在收容败兵,提供住宿和食物。
这个消息让韩遂欣喜之余又多出几分意外。韩遂于是下令,起兵前往果儿口。果儿口是出萧关后的第一处重镇。这里离果儿山不远,盛产苹果,个儿大且甜,颇为有名。由于地处萧关之外,是连接关中与陇右的重要城镇。羌人叛乱之前,这里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关口,贸易往来,驼铃声声,当真是繁华似锦。自从羌人叛乱,丝绸之路不复昔日的盛况,但是这里的地理位置丝毫也没有差了。不少商人冒着生命的危险在这里进行走私,以丝、盐、铁等物资来换取陇右的马、牛、皮革等物。所以虽然乱兵纷纷,进进出出,这里并没有遭到太大的破坏。
哪一支部队在这里收容败兵呢?韩遂想着。
等到了果儿口,韩遂看到这里一切都井井有条,败兵被组织了起来,负责打水,负责扎营的,负责接收伤员的。常言道,败兵如洗,世间最可怕的就是败兵经过,因为败兵才从死亡线上挣下来,战场上的凶残还没有去掉,战败造成的巨大心理失衡,导至心理变态,无法理喻,往往是一言不合,立即拔刀相向,什么抢劫、奸淫、纵火都可能干得出来。而眼下这里这个人居然能把败兵组织得如此之好,韩遂不由得奇怪,我怎么没有发现西凉还有这样的能人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