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第 411 章:泉州码头截私货,火铳对决显锋芒
嘉靖二年(1526 年)8 月 6 日午后,泉州港的海风带着咸湿的气息,吹得码头边的帆布猎猎作响。往日里热闹的码头,今日却透着几分诡异 —— 除了几艘停泊的渔船,唯有五辆黄绿色卡车停在废弃码头的仓库旁,车厢上的遮雨棚紧闭,帆布垂落遮住了车厢内部,几名蒙面人正扛着沉甸甸的木箱,匆匆往卡车上搬。
“动作快点!再过一个时辰,潮汐便会涨到最佳位置,船队一到就能立刻装货!” 李岩站在仓库门口,焦躁地从怀中掏出一块黄铜怀表 —— 表盘上刻着细密的纹路,表链是鎏金材质,这是早年西洋商船传入大明的稀罕物,后来军工总院与工部合作拆解研究,仿制出一批在京城富商与官员间销售,李岩托关系才买到一块。他打开表盖,指针正指向未时三刻,连忙合上怀表揣回怀中。身旁的倭寇首领握着一把仿制火铳,警惕地扫视着码头四周:“李大人,还是小心些好,昨夜锦衣卫突袭过一次,万一他们再回来……”
“怕什么!” 李岩打断他,从怀中掏出那张伪造的 “车辆检修文书”,晃了晃道:“有这张工部批文,就算遇到盘查,也能说是‘奉命运输官用器械’。再说,我们的人都带着火铳,有效射程能到一百来米,就算锦衣卫来了,也未必是对手!” 话虽如此,他还是忍不住朝码头入口的方向望去 —— 那里是通往城外的唯一道路,一旦有动静,便能第一时间察觉。
就在此时,远处传来车辆行驶的轰鸣声。李岩心中一紧,连忙让蒙面人停下动作,躲到卡车旁的集装箱后。轰鸣声越来越近,三辆黑色乘用车与两辆黄绿色卡车出现在码头入口,车头上 “大明军工” 的字样在阳光下格外醒目。为首的乘用车车门打开,藏锋队海疆组指挥佥事李斌快步走下车 —— 他身着贴身的黑色劲装,外面裹着一层用黑布严密包裹的薄钢板防护衣,仅护住正面躯干,最后再套上深灰色战术马甲,马甲将防护衣完全遮盖,从外看与普通劲装无异。他手中握着一把嘉靖一世步枪,这是军工总院最新研发的利器,有效射程可达 500 米,远超普通火铳;马甲上的弹夹袋鼓鼓囊囊,8 个步枪弹夹、64 式与 1911 式手枪弹夹整齐排列,腰间的威龙格斗匕首鞘闪着冷光。身后跟着的 30 名藏锋队精锐,着装顺序与李斌完全一致,皆是 “劲装→黑布防护衣→战术马甲” 的搭配,刚下车便迅速散开,将五辆黄绿色卡车包围在中间。
这薄钢板防护衣,是早前陆砚昭在京城查户部侍郎贪腐案时,考虑到对手可能持有火铳,特意让赵小匠赶制的一批,总共只做了 100 多件,仅配给枭龙卫核心精锐,能有效抵御普通火铳弹丸的冲击,今日派上了用场。
“奉镇国公令,核查所有过往卡车!” 李斌的声音洪亮,透过海风传到李岩耳中,“请车上人员出示车辆调度文书与身份令牌,若有违抗,以走私通敌论处!”
李岩躲在集装箱后,手心冒出冷汗 —— 他没想到藏锋队来得这么快,更没察觉对方身着防护衣,只当是普通劲装打扮。身旁的倭寇首领压低声音:“大人,他们手里的步枪看着不一般,怕是射程比我们的火铳远,硬拼怕是不行!”
“慌什么!” 李岩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袍,从集装箱后走了出来,脸上堆着假笑:“这位将军,在下是工部派来的押运官,奉命运输官用器械,不知将军为何拦路?” 说着,他将伪造的 “车辆检修文书” 递了过去。
李斌接过文书,快速浏览一遍 —— 文书上的工部官印虽模仿得逼真,但字体的间距与官方文书略有不同。他不动声色地将文书递给身旁的亲兵,目光落在那五辆黄绿色卡车上:“既是官用器械,为何要在废弃码头装卸?且按规定,运输官用器械需有枭龙卫随行护卫,你的护卫在哪里?”
“这……” 李岩心中一慌,随即辩解道:“护卫在仓库里清点货物,马上就来!至于为何在废弃码头,是因为这里僻静,不易引人注意,毕竟官用器械运输需保密。”
李斌冷笑一声,抬手示意:“既然如此,便请李大人打开卡车车厢,让本将查验一番 —— 若真是官用器械,本将即刻放行;若有隐瞒,休怪本将不客气!”
李岩脸色瞬间变了 —— 车厢里装满了火铳零件与私盐,一旦打开,便会暴露无遗!他后退一步,手悄悄摸向腰间的手枪:“将军这是不信任在下?要知道,质疑工部的押运官,便是质疑朝廷!”
“朝廷的押运官,绝不会在废弃码头偷偷摸摸装卸货物,更不会拿不出真实的调度手令!” 李斌话音刚落,身后的藏锋队精锐便举起了嘉靖一世步枪,枪口对准了李岩与躲在集装箱后的蒙面人。步枪上的可拆卸枪刺闪着寒光,在海风的吹拂下,战术马甲上的弹夹袋轻轻晃动,始终没人发现马甲下的防护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