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第 365 章:寻材试制新基建?守边生产两相宜
嘉靖二年(1526 年)?正月二十
正月二十的京城,年味虽淡,却透着开春的暖意。废弃工坊内,炉火依旧旺,赵小匠、王铁匠带着工匠们围在桌旁,桌上整齐摆放着 15 份水泥样本与 9 份砖石样本,旁边摊开的记录册上,密密麻麻写着各样本的配比、煅烧时间与初步测试结果 —— 经过近二十天的试制,水泥与砖石终于有了眉目。
“国公,您看!” 赵小匠见陆砚昭走进来,立刻拿起一份泛着青灰色的水泥样本,语气难掩兴奋,“按您给的基础配方,我们调整了石灰石、粘土的比例,共试了 15 种水泥。其中 5 种是上等品 —— 比如这份,石灰石 72%、粘土 23%、铁矿粉 5%,煅烧了三个时辰,加水凝固后,用锤子敲都没裂,坚固度比咱们之前用的石灰砂浆强三倍!还有 8 种中等品,凝固后虽不如上等品硬,但铺路、盖普通房子足够;剩下 2 种下等品,凝固慢些,却也能用在不承重的地方。”
陆砚昭接过水泥样本,用手指轻划表面,触感细腻,又用力按压,样本纹丝不动。他点头道:“上等品的配比记牢,后续批量生产就按这个来 —— 上等水泥优先用在军事上,比如延绥镇边墙的外层涂抹,能抵御风雪侵蚀,让城墙更坚固;中等水泥就拨给工部,用来修京城到登州的官道,再盖几处民生工坊,让百姓早受益。”
王铁匠连忙递过砖石样本,指着其中三块土黄色砖石:“国公,砖石试了 9 种,这 3 种是上等的 —— 黄土 58%、沙子 37%、稻草 5%,阴干后又低温烤了两天,重量轻还结实,两个人抬都压不弯;4 种中等砖石,适合盖民居;2 种下等的,用来砌院墙正好。而且咱们按您说的,材料都是从京郊挖的黄土、河边的沙子,稻草是从周边农户收的,成本低还方便运。”
陆砚昭拿起上等砖石,敲击了两下,声音清脆。他看向工匠们:“很好!明日就安排锦衣卫将上等水泥、砖石的样本与加固炮位的图纸送往延绥镇,预计七八日后能到;同时给户部送一份样本,让徐阶提前规划后续生产的物资调配。你们继续优化中等品的配比,争取让成本再降些,往后大明的基建,就靠这些新材了。” 工匠们齐声应诺,工坊内的炉火映着样本,仿佛映出了大明未来坚固的城墙与平坦的大道。
午时?西北延绥镇边墙,积雪已消融大半,露出灰褐色的夯土墙面。柳明与赵武正站在一排后装炮的炮位旁,手里捏着一封锦衣卫传来的短讯 —— 那是陆砚昭从京城发来的,告知水泥与砖石试制成功,后续将送样本与加固炮位的图纸过来,让他们先做筹备。
“国公在信里说,这新出的水泥比石灰砂浆结实三倍,用它混合砖石加固炮位,能防鞑靼的火箭,还能扛住炮身发射的后坐力,” 柳明将短讯递给赵武,语气带着期待,“不过京城到咱们这儿路途远,样本和图纸得七八天后才能到,咱们先趁着这几日天气好,做些基础筹备,等图纸到了就能立刻开工。”
赵武接过短讯看了一遍,点头道:“那咱们先把炮位周边的空地清理出来,再派士兵去附近山里采些砖石 —— 虽然国公说后续会送专门的砖石来,但咱们先备着,到时候能省些功夫。另外,再让弟兄们把库房里的工具清点一遍,夯土的、搅拌的家伙事都提前检修好,别等开工了缺东少西。”
一名士兵跑过来汇报:“参将,遵化铁厂送来的炮管零件到了,还有五十斤防锈油,都按您的要求放在库房了。” 柳明眼睛一亮:“正好!先把零件分下去,给每门后装炮做次保养 —— 趁现在没开工,把炮维护好,等炮位加固完,咱们的防御就能再上一个台阶!”
士兵们立刻行动起来:一队人拿着铁锹清理炮位周边的积雪与碎石,一队人扛着工具往山里去采砖石,还有一队人搬着炮管零件去库房,边墙旁一派忙碌景象。春日的暖阳洒在夯土墙上,虽还未见到水泥样本与图纸,却已透着即将加固防御的蓬勃干劲 —— 所有人都等着那批 “能让炮位变铜墙铁壁” 的新材到来。
未时?东瀛鹿儿岛,海风带着湿润的暖意,银矿场的双轨矿车正不停地穿梭 —— 自正月初一开工以来,矿场已连续生产二十天,码头旁的白银木箱堆得像小山,萧策、武田信长与阿古拉正清点数量,脸上满是笑意。
“李师傅,这二十天共挖了多少白银?” 萧策问道。李师傅翻开记录册,笑着回应:“萧先生,截至今日午时,共挖了 8000 斤白银!比去年同期多了 3000 斤,双轨矿车真是帮了大忙,现在每天能运 500 斤,比以前快一倍还多。”
武田信长指着远处的新工坊:“咱们的铁工坊也快建好了,用的是大明送来的工具,等建好了,就能自己打造采矿锤和矿车零件,不用再等贸易船送了。” 阿古拉补充道:“还有,咱们留了 2000 斤白银,准备换大明的药材和种子,开春就能种庄稼,以后咱们不仅能挖银,还能自己种粮食,日子就更踏实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