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第 362 章:朝奏政绩谋新策?运炮装银赶岁功
嘉靖元年(1525 年)?十二月二十九
冬日的太和殿,晨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入,金砖地面泛着冷光,文武百官身着朝服分列两侧,七岁的皇帝朱载林端坐龙椅,小手轻扶龙椅扶手,目光沉静地看向阶下。内阁首辅徐阶手持奏疏,缓步出列,准备汇报昨日内阁商定的各方进展与正月规划。
“启禀陛下,近日各方事务皆有成效,特向陛下奏报,” 徐阶躬身行礼,展开奏疏,“其一,西北延绥镇边墙已完成后装炮鸣炮守岁演练,除夕将以‘五炮连鸣’警戒,目前鞑靼主力仍在草原囤粮,暂无异动;其二,东瀛鹿儿岛银矿道改造完工,首辆双轨矿车投入使用,第五艘贸易船已返程,带回白银与铁矿石,民生物资亦已妥当分发;其三,工部推进‘特殊器物’研发,日前试射成功,后续可按需部署。”
朱载林微微颔首,稚嫩却沉稳的声音在殿内响起:“边墙无虞、鹿儿岛产能提升,皆是好事。正月规划可有明细?”
“回陛下,正月重点有三,” 徐阶继续奏报,“一是延绥镇月底前再部署 10 门后装炮,覆盖主要边墙隘口,强化边防;二是户部确保每月初三贸易船准时启航,补充鹿儿岛所需药材、布料,同时收购白银与铁矿石;三是工部推进遵化铁厂产能,将百炼精钢日产量提至 40 斤,为器物研发与生产提供支撑。”
话音刚落,李三才出列补充:“陛下,锦衣卫已调整侦查计划,延绥镇边墙斥候改为每两时辰巡逻一次,草原方向加派潜伏斥候;东瀛方向与萧策建立密信衔接,实时掌握周边部族动向,确保春节期间安全无虞。”
周用随后上前:“陛下,工部已赶制完成后装炮炮管保暖套,今日便运往延绥镇;正月初三将派工匠前往遵化铁厂,指导优化炼钢流程,确保百炼精钢产能达标。”
陆砚昭最后出列,语气简洁:“陛下,‘特殊器物’试射成功后,已封存数据、严控消息,后续将加快第二门器物生产,待开春后择机部署,强化战力。”
朱载林听后,面露赞许:“诸卿统筹得当,既保民生,又固边防,甚佳。正月规划依此推进,务必落实到位,让百姓安稳过年、大明根基稳固。” 百官齐声应和,早朝在庄重的氛围中结束。
早朝结束后,朱载林在宦官的陪同下前往文华殿,同时传召陆砚昭与徐阶、李三才、周用入殿议事。殿内暖炉燃着炭火,驱散了冬日寒意,朱载林坐在御座上,待众人行礼后,直接开口问道:“方才朝会上,陆老师与徐首辅都提到‘特殊器物’,此物究竟是何模样?能有多大用处?”
徐阶闻言,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特殊器物’乃工部与陆国公共同研发的新式战力装备,具体形制与性能,陆国公知晓最详,此事还需陆国公向陛下解答,老臣与诸位同僚也可在旁补充。”
朱载林闻言,转头看向站在一侧的陆砚昭,眼中带着孩童的好奇与君主的认真,轻声道:“请老师解惑。”
陆砚昭缓步上前,语气恭敬却温和,适配孩童的理解:“回陛下,‘特殊器物’形似短粗火炮,名为‘迫击炮’,炮身与支架皆用百炼精钢打造,无需复杂瞄准器械,只需调整角度,便可发射炮弹打击目标。它比寻常后装炮更轻便,便于在山地、雪地等复杂地形部署,尤其适合应对突袭的骑兵 —— 若鞑靼小股骑兵靠近边墙,此物可快速发射,短时间内形成杀伤力,弥补常规火炮移动不便的不足。”
“那它的射程与威力如何?” 朱载林追问,小手不自觉地攥紧了衣摆。
“目前试射的射程可达二十丈,炮弹炸开后能击穿三尺厚的土堆或草捆阵,” 陆砚昭补充道,“昨日已完成首门试射,偏差仅九分,后续还会优化,争取射程更远、精度更高。且此物保密性极强,仅核心工匠与特勤组知晓,未对外泄露半点消息,避免鞑靼提前防备。”
周用适时补充:“陛下,工部已在赶制第二门迫击炮,计划正月完成组装调试,开春后先部署在延绥镇边墙隘口,与后装炮配合使用,形成‘远近互补’的防御网。”
朱载林听后,脸上露出笑容:“如此看来,这‘迫击炮’倒是件厉害的宝贝!有了它,边墙的防御就更牢固了。老师与诸卿务必抓好后续生产,确保开春后能顺利部署。” 众人齐声应诺,议事在君臣默契的氛围中结束,也让朱载林对大明的战力提升多了一份信心。
巳时?西北延绥镇军营内,雪后天晴,阳光洒在积雪上泛着白光。十辆骡车整齐排列,每辆车上都载着用油布包裹的后装炮,柳明与赵武正指挥士兵固定炮身,准备将新一批后装炮运往边墙隘口。
“都把油布裹紧些,别让雪水渗进去,” 柳明拍了拍油布,“这 10 门炮是京城刚运来的,今日要赶在天黑前送到五个隘口,每个隘口两门,明日就能完成部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