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昭,前面就是宣府驿站了,” 沈知薇指着远处的建筑,“大哥派来的接应士兵应该就在这儿,咱们休整一晚,明日一早就能到大营。”
车队抵达驿站时,五十名边军士兵已在门口等候,为首的正是陆砚青身边的亲卫:“二公子、少夫人,将军让小的们来接应,还带了新鲜的马料和水,说让兄弟们好好歇一晚,明日好赶路。”
陆砚昭点头,让士兵们卸下火器马车的封条,检查无误后,才让众人去驿站休息。他接过亲卫递来的边军布防图,仔细看着:“大哥把主力放在东门,是因为那边地势开阔,瓦剌骑兵容易冲锋?”
“是,” 亲卫点头,“东门对着草原,无遮无拦,瓦剌已来探查过三次了。将军已在东门挖了三道战壕,还布置了两千弓箭手,就等火器到了架铳防御。”
八月二十四日?未时?瓦剌营地(战前谋划)
未时的瓦剌营地,一片肃杀氛围。瓦剌首领巴图坐在虎皮椅上,手中拿着羊皮绘制的宣府地图,面前站着几名骑兵将领,个个神情凝重。
“大明的火器车队明日就到了,” 巴图沉声道,“探子说有五百辆马车,两百支新短铳,还有够边军吃一个月的粮草。若是让他们到了大营,咱们再想攻宣府,就难了!”
一名将领上前道:“首领,不如咱们今晚去劫营?趁他们在驿站休整,出其不意,把火器抢过来!”
巴图摇头:“大明派了五百禁军骑兵和两百锦衣卫护送,驿站周围还有暗卫,不好劫。而且咱们的粮草只够支撑五日,明日一早必须攻宣府,趁火器还没到,先拿下东门!” 他指着地图上的宣府东门,“明日天一亮,就派三千骑兵冲锋,用攻城梯爬营,争取一日内拿下!”
“遵命!” 将领们齐声应道,转身去准备 —— 有的去清点骑兵数量,有的去检查攻城梯,瓦剌营地里顿时响起一阵忙碌的脚步声,空气中弥漫着战争的气息。
八月二十五日?午时?宣府边军大营(火器抵达)
午时的日头正烈,火器粮草车队终于抵达宣府边军大营。陆砚青亲自在营门口迎接,看到远处的车队,立刻快步上前,兄弟二人隔着十步远就伸出手,紧紧相拥。
“弟弟,你可算来了!” 陆砚青拍着陆砚昭的肩,眼中满是激动,“再晚一日,瓦剌就要攻营了!”
陆砚昭笑着点头,指着身后的车队:“两百支奔雷短铳,一千枚防冻火帽,还有够边军吃一个月的粮草,都带来了。夜枭卫的二十名教官也来了,下午就能教士兵们用火器。”
沈知薇走上前,对着陆砚青躬身行礼:“大哥,一路辛苦你了。”
“弟妹客气了,” 陆砚青笑着道,“你们走了五日,日夜赶路,才是真的辛苦。快进营,我已备好饭菜,咱们边吃边说战术。”
走进大营,边军士兵们看到火器马车,纷纷围上来,眼中满是期待。一名年轻的士兵忍不住伸手摸了摸马车外的油布:“这就是能百步穿杨的奔雷短铳?有了它,咱们肯定能打赢瓦剌!”
陆砚昭点头,让人打开车厢,取出一支短铳,递给那名士兵:“拿好,下午让教官教你们装弹和射击,以后就靠它保护自己,保护宣府的百姓。”
士兵们欢呼起来,营地里的气氛瞬间变得热烈,之前的疲惫和紧张,仿佛都被这迟到五日却如约而至的希望驱散了。
八月二十五日?酉时?边军大营议事房(战术制定)
酉时的议事房里,陆砚青、陆砚昭、沈知薇和边军将领们围坐在一起,桌上摊着宣府边境的地图,还有奔雷短铳的使用说明书。
“瓦剌明日一早肯定攻东门,” 陆砚青指着地图,“他们粮草不够,拖不起。咱们的计划是:第一队五千人,用奔雷短铳守战壕,按‘三排射击法’轮射,压制骑兵冲锋;第二队两千人,用弓箭和旧火铳守两侧,防止瓦剌绕后;第三队三千人做预备队,随时支援东门。”
陆砚昭点头,补充道:“夜枭卫的教官下午会先教第一队士兵用火器,重点练装弹和瞄准 —— 短铳射程百步,比瓦剌的弓箭远三十步,咱们要利用这个优势,让他们冲不过战壕。”
沈知薇拿出锦衣卫探查的情报:“暗卫说瓦剌有五千骑兵,十架攻城梯,但只有三日粮草。咱们只要守住明日一天,他们就会因为缺粮乱阵脚。”
将领们纷纷点头,一名将领起身道:“有了新火器,又有二公子和少夫人的支援,咱们明日定能打赢!”
陆砚青看着众人,语气坚定:“好!今晚就按计划准备,教士兵用火器,加固战壕。明天,咱们就跟瓦剌好好打一场,让他们知道,大明的边疆,不是他们想攻就能攻的!”
夜幕降临,宣府边军大营的灯火亮如白昼。士兵们围着夜枭卫教官,认真学习奔雷短铳的使用方法 —— 有的蹲在地上练装弹,有的对着草靶练瞄准,有的听教官讲解 “三排射击法”,每个人都神情专注,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陆砚昭站在营地里,看着眼前的场景,心中满是踏实。沈知薇走到他身边,轻声道:“明日就是硬仗了,咱们一起守宣府。”
陆砚昭点头,握紧她的手:“一起守。”
远处的草原上,瓦剌营地的灯火也亮了起来,像一双双恶意的眼睛。但宣府大营里的每个人都毫不畏惧 —— 他们知道,这五日三百里的奔波没有白费,有新火器的助力,有兄弟同心、夫妻并肩,这场战斗,胜利一定属于大明。
喜欢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