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第 102 章:税银风波,危机四伏
自谷大用受罚后,刘瑾等人在宫中行事愈发谨小慎微,表面上对朱厚照恭敬有加,背地里却仍在暗中盘算着如何巩固并扩张自身势力。刘瑾深知在皇帝身侧,稍有闪失便可能万劫不复,故而一面安抚谷大用,一面告诫其余众人不可重蹈覆辙。
“大用,此次受罚权当是个警醒。咱在陛下跟前,事事都得万分留意。” 刘瑾眯着眼,压低声音对谷大用说道。
谷大用满脸懊悔,忙不迭点头:“刘公教训得是,我往后必定谨言慎行。只是如今可不能因这事儿,淡了陛下对咱们的信任。”
刘瑾轻拍谷大用肩膀,阴恻恻地说:“放心,只要瞅准时机,为陛下排忧解难,还怕陛下不重用咱们?都暂且蛰伏,静待良机。”
此时已踏入十月,弘治皇帝葬礼刚结束不久,正德皇帝初登基,尚处正德元年的前一年。各地正紧锣密鼓地开展征税工作,这是维持朝廷运转的关键事务。依据明朝税制,田赋、商税等各类税收,源源不断地从各地征收,而后押送京城。
然而,就在这关键时期,麻烦接踵而至。多地传来税银被抢、押送官兵被杀的消息。在山东境内,一支押送税银的队伍在途径一处山林时,遭遇一伙蒙面劫匪突袭。劫匪人数众多且凶悍异常,押送官兵虽奋力抵抗,却寡不敌众,最终税银被劫,数十名官兵惨遭杀害。
类似的案件在河南、湖广等地也相继发生。这些劫案手法相似,劫匪似乎对押送路线和官兵部署了如指掌,得手后迅速消失无踪,犹如鬼魅一般。
内阁得知此事后,深感事态严重,立刻进宫向朱厚照奏报。内阁首辅李东阳神色凝重,忧心忡忡地说道:“陛下,各地税银押送途中连遭劫匪洗劫,押送官兵伤亡惨重,税银损失巨大。如今正值征税关键时期,此事若不尽快解决,恐影响朝廷赋税收入,动摇国之根基啊。”
朱厚照听闻后,龙颜大怒,猛地一拍桌子,震得桌上的奏章簌簌作响:“这成何体统!朕刚登基,各地便如此混乱,税银乃朝廷命脉,竟在光天化日之下被劫,这让朕如何向天下交代!” 朱厚照在御书房内来回踱步,怒不可遏。
“陛下息怒,当务之急是尽快侦破此案,追回税银,严惩劫匪。” 李东阳赶忙躬身劝道。
朱厚照深吸一口气,强压怒火,说道:“传朕旨意,着锦衣卫立即彻查此事,务必将劫匪一网打尽,追回被劫税银。若有懈怠,严惩不贷!”
此时,陆砚昭正在家中休息。其父陆崇渊下朝回来,一脸忧虑地走进书房,见陆砚昭正在翻阅兵书,便将税银被抢之事告知了他。
陆崇渊说道:“昭儿,今日朝堂之上,内阁奏报各地税银被劫之事,陛下龙颜大怒。这事儿透着古怪,绝非一般的匪患。”
陆砚昭放下手中兵书,神色严肃地说道:“父亲,如此精准地劫取税银,劫匪必定事先经过周密策划,且对押送详情极为熟悉。背后恐有更大阴谋,说不定还涉及朝廷内部人员。”
陆崇渊点头赞同:“我也这般认为。只是如今锦衣卫已领命侦办,不知能否顺利破案。”
陆砚昭沉思片刻,说道:“锦衣卫虽能力不凡,但此案棘手,多些人手总是好的。我进宫面圣,申请参与此事侦办,或许能加快破案进度。”
陆崇渊微微点头:“你若能参与其中,定能助朝廷一臂之力。但要切记,行事不可莽撞,背后之人或许势力庞大,需小心应对。”
陆砚昭应道:“父亲放心,孩儿明白。”
随后,陆砚昭即刻进宫面圣。见到朱厚照后,陆砚昭行礼说道:“陛下,微臣听闻各地税银被劫之事,特来请命,愿亲率虎豹卫协助锦衣卫侦办此案。”
朱厚照看着陆砚昭,眼中闪过一丝欣慰:“陆爱卿,你来得正好。此次税银被劫,朕已命锦衣卫全力彻查,但此事重大,朕也希望虎豹卫能参与其中。依你之见,这背后究竟是何阴谋?”
陆砚昭思索片刻后说道:“陛下,劫匪作案手法娴熟,对押送路线和官兵部署了如指掌,显然经过精心策划。他们接连劫取税银,不仅会使朝廷财政受损,更会扰乱国家秩序,动摇民心。背后主使很可能企图以此削弱朝廷实力,从中谋取私利。所以,此案绝不能仅仅当作普通劫案处理,必须深挖背后势力。”
朱厚照点头同意:“陆爱卿所言极是。朕命你与锦衣卫共同负责此案,务必尽快破案,追回税银,严惩劫匪。朕倒要看看,究竟是何人如此大胆,敢在朕的眼皮子底下兴风作浪!”
陆砚昭领命而出,旋即赶回虎豹营。他迅速召集虎豹卫各分队负责人,在营帐内紧急部署任务。
陆砚昭神情严肃,目光扫视众人,说道:“诸位,此次税银被劫关乎重大,陛下已命我们与锦衣卫一同彻查。这不仅是对虎豹卫的考验,更是我们保卫朝廷、维护大明安稳的重要使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