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城法医中心的解剖室,凌晨四点的灯光依旧冷硬如铁。王鹏的尸体躺在解剖台上,与几小时前张浩的尸体占据过的位置仅隔一米,两具苍白的躯体在白炽灯下形成诡异的呼应,仿佛一场无声的死亡接力。叶清欢摘下沾着消毒水的手套,换上全新的无菌手套,眼底虽有倦意,却透着不容懈怠的锐利——连续两起命案,死者又同为KTV案发现场的核心人物,绝不可能是巧合。
“死者王鹏,男性,31岁,身高182厘米,体重75公斤。”助手小陈递上初步勘查报告,声音压得很低,生怕打破解剖室的寂静,“体表无明显外伤,仅右手食指指腹有一处针尖大小的创口,周围轻微红肿,结合现场勘查和毒理学初步结果,死因初步判定为氰化钾急性中毒,死亡时间约为凌晨两点十分左右。”
叶清欢点点头,指尖轻轻按压王鹏的颈部动脉,感受着尸体僵硬带来的阻力:“先做体表全面检查,重点对比张浩尸体上的异常特征,尤其是之前发现的压痕、纤维残留等疑点。”
她的目光先落在王鹏的右手食指上,用放大镜仔细观察那处微小的针孔:“针孔直径约0.1厘米,边缘整齐,周围无明显出血,符合毒针穿刺的特征。创口深度约0.3厘米,刚好刺破皮肤表层,进入毛细血管,这也是氰化钾能快速扩散的原因。”她用棉签蘸取创口周围的组织液,“取样检测,看看除了氰化钾,是否有其他残留物质。”
接着,叶清欢开始检查王鹏的手腕、颈部等易出现束缚痕迹的部位。当她的手指滑过王鹏的左手手腕内侧时,动作突然停顿——那里有一道浅得几乎看不见的压痕,长度约1.8厘米,宽度0.3厘米,边缘整齐,与张浩手腕上的压痕惊人地相似。
“小陈,快看这里。”叶清欢用解剖镊挑起压痕处的皮肤,“这道压痕的宽度、形态,和张浩手腕上的压痕完全一致,都是由窄带状物体短暂压迫形成的。”
小陈凑近对比着两张尸体的照片,满脸震惊:“叶姐,这也太巧了吧?难道两个死者都被同一个东西压迫过手腕?”
“不是巧合。”叶清欢的眼神变得凝重,“压痕的受力方向、深浅程度都高度吻合,说明压迫他们的很可能是同一个物体,甚至是同一个人施加的力。结合那枚刻着‘L’字的戒指宽度刚好是0.3厘米,这道压痕极有可能就是那枚戒指造成的。”
她继续检查王鹏的全身,在他的左耳后,同样发现了一个极其微小的红点,位置、大小与张浩左耳后的红点几乎一模一样,不仔细观察根本无法察觉。“这里也有红点!”叶清欢用解剖针轻轻触碰红点,“没有红肿,没有出血,和张浩身上的红点特征完全一致,像是被同一类型的细小尖锐物体刺过。”
“难道凶手也给王鹏注射过什么药物?”小陈疑惑道,“但王鹏是氰化钾中毒身亡,注射其他药物还有意义吗?”
“可能是为了控制他们,或者是某种标记。”叶清欢思索着,“不管是什么目的,这两个红点和两道压痕,是连接两起命案的关键共同点,说明凶手在作案前后,对两个死者都采取了相同的动作。”
体表检查完毕,叶清欢拿起解剖刀,开始进行系统性解剖。刀刃划开皮肤的声音在寂静的解剖室里格外清晰,每一个切口都精准无误。“死者胸腔、腹腔器官均无异常损伤,心脏、肝脏、肾脏等功能正常,仅血液中检测出高浓度氰化钾,浓度达到0.5mg/ml,远超致死剂量,这与初步毒理学检测结果一致。”
她重点检查了王鹏的心脏,虽然没有创口,但她还是仔细观察了心脏的大小、形态:“心脏结构正常,没有器质性病变,与张浩的心脏状况相同。这说明两个死者的身体状况都很好,没有影响作案的基础疾病。”
接下来,叶清欢检查了王鹏的指甲缝。与张浩一样,王鹏的指甲缝里也残留着少量皮屑组织和一点干涸的暗红色物质,只是数量比张浩的更少。“取样送检,与麦克风上的陌生男性DNA、毒针上的DNA进行比对。”她吩咐道,“另外,检测指甲缝里的暗红色物质,看看是不是血迹。”
小陈立刻将样本封装好,送去检测室。叶清欢则继续解剖,在检查王鹏的消化系统时,她有了新的发现:“死者胃内容物显示,最后一次进食时间约为晚上八点左右,食物种类与张浩的胃内容物有相似之处,都有牛排、薯条等西餐食材,还有少量酒精成分,酒精含量约50mg/100ml,属于饮酒后状态,但未达到醉酒标准。”
“两人最后一餐都吃了西餐,还都喝了酒?”小陈说道,“难道他们案发前是一起吃的饭?”
“很有可能。”叶清欢点点头,“李凯和苏晴的口供里提到,他们是晚上九点半才去的KTV,之前各自活动。如果张浩和王鹏是一起吃的晚饭,说明他们之间的关系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密切,也可能是在晚餐时就已经被凶手盯上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