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阳夫妇主导扩建的泰坦星地下生活区终于封顶竣工。
这片近五百平米的新家园拥有领先的防护系统,能在土卫六极端严苛的甲烷海洋与氨冰风暴中守护人类的安全。
在穹顶结构最终通过太空安全国际联盟的认证时,参与建设的:龙襄卫士外骨骼作业组、天正神龙组磁力网络巡检仪等智能系统纷纷汇聚至主控室。
林阳与潘婷深情凝视对方满是防护面罩压痕的脸颊,轻声道:“这并非地球,但已经是我们真正的家。”
土卫六,泰坦星——时间刻度上精确标识为2069年10月30日,上午十点十分。
新家园扩建工程的地下主控室被一种紧绷但节制的期望感填满。中央全息投影系统正流淌着泰坦地表此刻最真实的景象:那无垠、笼罩在琥珀色烟霭下的甲烷平原正被永不休止的液氮雾雨侵蚀着。空气,如果可以称之为空气的话,是厚重氮气混杂着浓烈甲烷的气体,其密度足以窒息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命。室外的温度计读数稳固停驻在令人敬畏的-178.3摄氏度,比地球上所能想象的任何寒冬都要刺骨千倍。
林阳站在视野绝佳的合金窗后,隔着重压玻璃凝视外面。远方地平线上,土星那庞大无匹、缠绕着无数神秘环带的身影,正永恒沉默地占据了大半个视野的天穹。它投下的光辉穿过浓密的碳氢化合物云层,在甲烷海洋那缓慢起伏的黏稠液态表面洒下斑驳陆离、变幻流转的光带。那光芒带着难以言喻的寂静与冰冷,仿佛一个亘古的巨神正无言俯瞰着脚下的尘粒世界。
潘婷站在林阳身边稍靠后一点的监测控制台前,视线落在闪烁的主屏幕上。她的防护面罩虽然早已摘下放在台面一角,但深刻的压痕依然清晰地印在她稍显疲惫的脸上,如同一种无形的使命徽章。数据流在她身前浮动变幻。屏幕右下角,一行不起眼但至关重要的字符如同新星般悄然亮起:“扩建工程——穹顶结构完整性测试结果:Final Pass(最终通过)。” 一丝几不可见的释然从她抿紧的嘴角漾开。
“……通过了。”她的声音穿透地下控制室相对地球人而言异常厚重的空气压力,带着一种尘埃落定后的平静。这个简短的通告瞬间驱散了室内那层紧绷的氛围,细微的操作声音也随之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下意识地转向她身前那块亮起最终绿色认证的屏幕,一种无声的暖流在每个人心头升起,像地下深处悄然渗出的地热。
“祝贺,林工、潘工!”站在系统工程师平台前的天心高声欢呼着回应。她挥了挥手中象征通行无阻的工程平板,笑容灿烂夺目,“太空安全国际联盟(ISSAC)认证——到手!从此刻起,新家园C区500平米的‘泰坦之盾’生活舱及其全部外扩系统正式交付使用!所有安全防护指标,均以显着高出国际标准的冗余通过检测。”她的话语里洋溢着工程圆满成功的骄傲。“安全冗余”——这四个字在泰坦星的价值,远超地球意义上的任何奢侈品。
天枢控制的中央智能系统同步做出了回应,他那合成的机械声音从主控室的每一处角落响起,清晰而稳定:“协议确认。ISSAC认证码已录入‘泰坦星哨站’全球安全核心数据库。基地权限更新完成——所有人类成员及具备A级以上作业资质的智能系统单位,即刻拥有新区生活及作业权限。”他顿了顿,一道柔和的光束投射至正中央的半空,一张清晰标注着新区域的空间结构布局图在空中展开,“实时三维拓扑图同步上线。”
一阵低沉有力的运转声从主控室坚固的合金门后方传来。感应门无声滑开,几个风格迥异却极具功能导向的人形轮廓有序地鱼贯而入。
领头的是龙襄卫士领导的外骨骼作业组的三人。他们身披的并非普通护甲,而是覆盖着多层复合压接隔热板材的厚重工程外骨骼,每一块板料接缝处都渗出冰冷金属的原始质感。头盔上深红色电子观察器稳定地闪烁着,如同蛰伏岩浆深处的脉动。他们步伐坚实,肩背宽厚,宛如移动的要塞堡垒。在泰坦星严酷的地表建筑作业中,这些躯体由高强度合金骨架支撑的“卫士”,是工程进度中最值得信赖的支柱。
紧随他们身后悬浮进来的,是天正神龙领导的等离子管道巡检核心组成员。磁悬浮技术让它优雅地漂浮在离地面约半米的高度,细长的、由高强度陶瓷纤维和蓝宝石级单晶硅观测元件组成的“躯体”流线而简洁。它前端复眼矩阵组成的视觉核心内敛地流动着幽蓝的数据光流,像拥有生命般,在进入主控室的瞬间便已迅速扫描了全场环境。安静、高效——它代表的是基地生命维持系统那肉眼不可见却至关重要的神经网络。
体型最大的玄武神龟组只能由玄武神龟代表踱了进来,每一步落下都带着金属轴承精密转动的轻微低鸣。当它稳稳停在主控室一隅时,那极具力量感的钢铁身躯传递着让人踏实的力量和可靠性,就如同一块能移动的巨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