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心中一动,示意侍从停下,自己悄然走到月门边向内望去。
只见庭院空地上,一位身着利落胡服、身形挺拔如松的年轻皇子,正手持一杆木槊,演练着槊法。
其身姿矫健,动作刚猛凌厉又不失法度,槊尖划破空气,带着一股沙场征伐的锐气,正是吴王李恪。
他显然练得十分专注,额角已见汗珠,并未察觉父皇的到来。
而杨妃则静静地坐在不远处的廊下,手中虽做着针线,目光却始终温柔地追随着儿子的身影,嘴角噙着一抹欣慰而又带着淡淡忧色的笑意。
李世民没有立刻出声,他驻足观看了片刻,眼中流露出赞赏之色。
李恪这手槊法,比起去年随驾狩猎时,又精进了不少,隐隐已有名将之风。
还是张瑾轻咳嗽了一声,惊动了院中之人。
李恪闻声收势,转身见到立于月门处的李世民,先是一愣,随即立刻将木槊交给一旁的内侍,快步上前,单膝跪地行礼:“儿臣参见父皇!不知父皇驾到,未能远迎,请父皇恕罪!”
廊下的杨妃也急忙放下手中活计,带着宫人上前盈盈拜倒:“臣妾参见陛下。”
李世民脸上露出笑容,上前一步,亲手扶起李恪,又对杨妃虚扶一下:“都起来吧,是朕没让人通传,扰了你们母子相聚了。”
他又拍了拍李恪结实的臂膀,赞道:“恪儿的槊法,越发精湛了,看来平日未曾懈怠。”
李恪恭敬回道:“多谢父皇夸赞,儿臣不敢懈怠,唯恐有负父皇期望。”
李世民点点头,又看向杨妃,语气温和:“朕方才用过膳,随意走走消食,听闻恪儿在此,便过来看看。你们母子继续说说话,不必拘礼。”
杨妃柔声道:“陛下能来,是臣妾与恪儿的福气。”她连忙吩咐宫人搬来坐榻,奉上香茗。
李世民并未入座,只是负手立于院中,目光扫过庭院景致,又落在李恪身上,随口问了些近日读何书、可有练习骑射等家常话。
李恪一一恭敬作答,言辞清晰,态度不卑不亢。这幅帝妃皇子于宫苑中闲话的场景,显得格外温馨。
然而,在这温馨之下,李世民看着眼前英武不凡的儿子,再想到朝中日益激烈的储位之争,心中那份复杂的思绪,恐怕也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了。
他并未久留,略坐了片刻,饮了半盏茶,便起身离去,留给这对母子更多的独处时间。
李世民走在寂静的宫道上,李恪那矫健的身影和杨妃那温婉中带着隐忧的眼神,在他脑海中交替浮现。
他轻轻叹了口气,这皇家天伦,终究是难以纯粹的。
喜欢梦回贞观,我成王珪次子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梦回贞观,我成王珪次子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