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想想。”他终是放下了手,挥了挥袖子,“你先回去吧。”
双经渡走出刺史府时,天色已擦黑。街面上空荡荡的,只有巡逻的衙役提着灯笼走过,灯光在地上拖出长长的影子。他走到街角,见老妇提着个食盒等在树下,昏黄的灯光照在她花白的头发上,像落了层霜。
“没成?”老妇把食盒递过来,里面是两个菜团子,还温着。
“他怕担责任。”双经渡咬了口菜团子,粗粮的纤维剌得喉咙有些痒。
老妇往刺史府的方向啐了一口:“官老爷的心都是石头做的!”她忽然拉住双经渡的袖子,“要不...咱们去找找那些从邻县逃过来的人?他们若是去求,说不定...”
双经渡眼睛一亮:“对呀,我怎么没想到!”
次日天刚蒙蒙亮,随安就跟着双经渡去了城西的流民棚。这里住着二十多个从邻县逃来的百姓,大多是老弱妇孺,见双经渡来了,纷纷围上来,其中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哭道:“先生,我男人还在邻县,听说快不行了...”
双经渡扶起她:“我正想求你们帮个忙。邻县缺药,刺史不肯给,你们若肯去求求他,或许...”
没等他说完,一个瘸腿的老汉就拄着拐杖站起来:“先生是救过我们的人,您的事就是我们的事!别说去求刺史,就是上刀山下火海,我们也去!”他身后的流民纷纷点头,几个妇人抹着眼泪,说要让刺史看看她们身上的疹子,看看孩子烧得通红的脸。
巳时,刺史府的大门被敲响了。李嵩正在后堂喝茶,听衙役说一群流民跪在门口,顿时火冒三丈:“反了!把他们赶走!”
“大人,”一个老衙役低声道,“领头的是从邻县逃来的王老汉,他儿子前儿刚在医棚痊愈,听说...听说他们要给您磕头,求您救救邻县的亲人。”
李嵩捏着茶杯的手紧了紧,走到门后,撩起帘子一角往外看。只见二十多个流民跪在台阶下,有个妇人怀里的孩子烧得直哭,声音嘶哑;王老汉跪在最前面,额头磕在青石板上,“砰砰”作响,额角很快渗出血来。
“大人!邻县还有我们的亲人啊!”
“求大人发发慈悲,给点药吧!”
“我男人要是死了,我们娘仨也活不成了...”
哭喊声顺着风飘进来,像针一样扎在李嵩心上。他想起自己刚上任时,父亲叮嘱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可这些年,他记的更多的是如何应付上司,如何保住官位。
正怔着,双经渡从人群里走出来,对着门内朗声道:“大人,这些百姓不求自己,只求亲人能活。《金刚经》说‘上报四重恩’,其中一恩便是众生恩。您若救了他们的亲人,便是积了众生的恩。”
李嵩的手微微颤抖,忽然转身对衙役道:“去,开药库,拨三百斤青翘,让驿站快马送过去!”
衙役愣了一下,连忙应声:“是!”
门口的流民听到这话,先是愣住,随即爆发出哭声,朝着府门连连磕头。王老汉抬起头,血混着汗流到脸上,却咧开嘴笑了:“有救了...有救了...”
双经渡站在晨光里,望着刺史府紧闭的大门,轻轻舒了口气。随安跑过来,手里拿着刚煎好的药:“先生,您昨晚又没睡,喝口药吧。”药碗里飘出淡淡的药香,混着清晨的风,散在虢州城的上空。
青翘能顺利送到邻县吗?医队能否稳住那边的疫情?且看下集分解。
喜欢双经问渡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双经问渡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