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支队出发后的第三天清晨,远方终于传来了枪炮声。刘肖站在指挥部门前,望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手心不自觉地攥紧。
教育,有消息了!赵立仁快步跑来,特别支队在鹰嘴岩成功伏击了敌军先头部队,歼敌一个连!
指挥部门口顿时响起一片欢呼声。刘肖却保持冷静:伤亡情况如何?
轻伤五人,无人阵亡。
这个战绩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惊。以学员部队对阵正规军,竟能取得如此战果,充分证明了新式训练方法的成效。
然而,刘肖知道这仅仅是开始。敌军主力正在向根据地推进,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当天下午,刘肖亲自前往前线视察。在鹰嘴岩阵地上,他看到了正在布防的特别支队学员们。虽然军装沾满尘土,但每个人的眼神都充满坚定。
林中虎快步迎上来:教育,您怎么来了?这里太危险!
来看看你们的部署。刘肖仔细观察着阵地,说说你们的计划。
徐远山展开地图:我们准备在这里设置第二道防线。敌军如果继续推进,就会进入我们的火力包围圈。
刘肖仔细研究着地形,系统在脑海中快速推演出各种可能。他指着地图上一处不起眼的山谷:这里要特别注意。如果我是敌军指挥官,会选择从这里迂回。
林中虎恍然大悟:我马上派一个班去那里设伏!
傍晚时分,敌军果然开始新一轮进攻。这一次,他们兵分两路,主力正面强攻,同时派出一支小部队试图从山谷迂回。
来了!观察哨发出信号。
战斗瞬间打响。正面阵地枪声大作,而山谷方向却异常安静。刘肖举起望远镜,看到迂回的敌军正在悄悄摸进山谷。
通知林中虎,按计划行动。
命令刚下达,山谷里就响起了密集的枪声。特别支队预设的伏击圈发挥了作用,迂回的敌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与此同时,正面阵地也顶住了敌军的猛攻。学员们利用地形优势,以精准的火力大量杀伤敌军。
战斗持续到深夜,敌军终于溃退。清点战果,特别支队以轻微伤亡的代价,歼敌两百余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
打得好!周文亲自来到前线慰问,你们证明了革命军队的战斗力!
然而,刘肖注意到学员们的情绪并不高涨。在阵地后方,几个学员正默默收拾战友的遗物——在今天的战斗中,有三名学员牺牲了。
教育,一个年轻学员红着眼眶问,为什么革命要流这么多血?
刘肖环视着这些年轻的面孔,缓缓说道:正因为我们不愿意永远流血,所以才要革命。今天的牺牲,是为了明天的孩子们不用再经历战火。
这番话让学员们陷入了沉思。望着阵地上飘扬的红旗,每个人的眼神都更加坚定。
接下来的几天,敌军暂时停止了进攻。刘肖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组织学员们总结战斗经验。
我们在火力配置上还有不足。徐远山在总结会上说,特别是机枪阵地的选择,有几个位置很不理想。
林中虎补充道:夜战训练也很重要。昨晚的小规模接触战中,我们就吃了夜战经验不足的亏。
刘肖认真记录着每个学员的意见。这些用鲜血换来的经验教训,比任何理论都更加珍贵。
在系统的辅助下,刘肖很快整理出一套新的训练方案。他特别加强了夜战、近战和山地作战的训练内容,这些都是当前最需要的技能。
这天清晨,刘肖正在指导学员们进行新的战术训练,程铁军匆匆赶来。
老刘,上级有新指示!要求我们选派优秀学员,支援其他根据地的建设。
这个消息让学员们激动不已。能够到更广阔的天地去施展才华,是每个人的愿望。
经过严格选拔,三十名优秀学员被选派前往各地。临行前,刘肖特意为他们送行。
记住,你们不仅是战士,更是革命的火种。要把在这里学到的知识和经验,传播到全国各地。
学员们庄严宣誓,随后踏上新的征程。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刘肖既感到欣慰,又有些失落。
舍不得?周文不知何时来到他身边。
就像送自己的孩子远行。刘肖轻声道。
周文拍拍他的肩膀:这就是革命的传承。我们培养的人才越多,革命的力量就越强大。
随着优秀学员的陆续输出,学校的名声越来越响亮。各地革命武装纷纷派人前来学习,甚至连一些友军部队也慕名而来。
这天,学校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杨兴先生。这位革命元老不顾年事已高,亲自来到根据地视察。
刘教育,久仰大名啊!杨兴紧紧握住刘肖的手,你们在这里创造的奇迹,我都听说了。
在视察训练时,杨兴对学员们的表现赞不绝口:有这样的革命队伍,何愁革命不成功!
晚上,杨兴与刘肖进行了长谈。在交谈中,杨兴对刘肖提出的人民战争理论表现出浓厚兴趣。
你这个理论很新颖,杨兴说,把战争与人民群众结合起来,这确实是革命战争的根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