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某地下指挥中心。
空气中弥漫着数据流无声奔涌的嗡鸣。巨大的环形屏幕上,山川、河流、城镇网格纵横交错,构成一幅极其复杂的战场全息地图。红蓝两色的光点与线条正在其上疯狂绞杀、变幻。
“蓝军第三数字化旅,确认在七号河谷地带完成战术集结,其先头侦察单元已渗透至我防线后十五公里。”
“红军电子对抗营启动第三波段阻塞干扰,效果评估中……警告,侦测到蓝军‘低空魅影’无人机集群信号!”
汇报声在耳边响起,刘肖却仿佛没有听见。他站在指挥台前,身体挺拔如松,眼神锐利如鹰隼,紧紧锁定着屏幕上每一个细微的变化。作为国防大学指挥系大四的实习教官,也是这次跨军种联合演习的红军参谋长,他的大脑正以惊人的速度处理着海量信息。
这不是简单的纸上谈兵,而是无限接近实战的全息兵棋推演,每一个决策都关联着庞大的运算和无数“士兵”的“生死”。
“命令,”他的声音冷静,不带一丝波澜,“前线三个合成营,后撤至第二防御地带,做出溃败假象。防空火力单元,进行区域性间歇式开机,引诱对方无人机降低侦察高度。”
“参谋长,后撤风险太大,一旦被咬住……”旁边一名少校参谋忍不住提醒。
“执行命令。”刘肖打断他,目光依旧没有离开屏幕,“我们的‘猎鹰’,该出动了。”
他口中的“猎鹰”,是一支秘密部署的、高度信息化的特种突击连。他们的任务,不是正面阻击,而是在敌人自以为抓住破绽,全力突进时,直插其指挥中枢。
屏幕上,代表红军的红色光点开始有序后撤,显得有些“狼狈”。蓝军的蓝色箭头则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迅猛突进,阵型在胜利的诱惑下,不自觉地拉长、变得稀疏。
就是现在!
刘肖手指在虚拟键盘上飞快掠过,下达了最终指令。
“猎鹰,出击!目标,蓝军前线指挥部坐标!电磁脉冲弹,预备——!”
指令落下的瞬间,屏幕上代表“猎鹰”的数十个细小红点,骤然在蓝军纵深亮起,以惊人的速度扑向那个被层层保护的指挥节点。
然而,就在电磁脉冲弹即将模拟发射的前一刹那,异变陡生!
整个指挥中心的灯光猛地一暗,随即疯狂闪烁起来,如同濒死者的喘息。环形巨屏上的地图瞬间扭曲、破碎,红蓝光芒胡乱搅动,最后被一片刺眼至极的白光彻底吞噬!
“怎么回事?!”
“系统过载?!”
“备用电源启动失败!”
惊呼声、警报声乱成一团。刘肖感到一股无法抗拒的巨大撕扯力从四面八方涌来,仿佛要将他碾碎。他最后的意识,是看到自己放在控制台上的右手,皮肤下的血管竟透出幽蓝色的光芒,如同电路板上的能量纹路。
紧接着,天旋地转,无尽的黑暗将他彻底吞没。
……
不知过了多久,或许是一瞬,或许是永恒。
混沌的意识一点点回归,沉重的眼皮艰难地抬起。
刺眼的阳光让他下意识地眯起了眼睛。耳边不再是警报的尖啸,而是嘈杂的人声、嘹亮的哨声,还有……悠长的轮船汽笛声。
他晃了晃如同灌了铅的脑袋,发现自己正靠坐在一个陈旧的长条木椅上,身下传来微微的晃动感。他环顾四周,瞳孔骤然收缩。
这里不是地下指挥中心,而似乎是一艘……老式渡轮的甲板?
木质的地板,锈迹斑斑的栏杆,空气中弥漫着江水特有的腥味与煤烟的气息。周围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大多穿着灰布或土黄色的军装,打着绑腿,背着沉重的包袱,脸上带着疲惫、兴奋与憧憬交织的复杂神情。他们的口音南腔北调,但话语中频繁出现的几个词,却像重锤般敲击在刘肖的心上。
“黄埔……军校……”
“报到……第一期……”
“革命……救国……”
刘肖猛地低头,看向自己。一身略显宽大的、料子却不错的深色制服,不是他熟悉的华夏军装,更不是国防大学的学员服。他摸了摸口袋,掏出一本硬壳证件和一张船票。
证件上,是一个陌生的名字,旁边标注着——“黄埔陆军军官学校 战术教育”。
船票的目的地,清晰地印着:广州,黄埔。
他难以置信地站起身,踉跄走到船舷边。浑浊浩荡的江水滚滚东去,远处,一座笼罩在薄雾中的码头逐渐清晰,码头上悬挂的青天白日旗,以及岸边斑驳的标语,无不昭示着一个他只在历史档案和影视作品中见过的时代。
一九二四年?
黄埔军校?
我……成了黄埔的教官?
冰冷的江风吹拂在脸上,却无法熄灭他心中翻涌的惊涛骇浪。那场超越时代的兵棋推演,那场诡异的意外,竟然将他这把本该在未来战场上淬火的利剑,投送到了这个风起云涌、积贫积弱的年代!
他看着自己这双本该操控全息沙盘、指挥信息化部队的手,如今却空空如也。然而,那烙印在灵魂深处的现代军事知识、情报分析能力,以及对那段即将展开的波澜壮阔又充满苦难的历史的认知,却无比清晰。
渡轮拉响悠长的汽笛,缓缓靠向那个注定要写入历史的码头。
刘肖(或者说,他现在必须适应的这个新身份)深深吸了一口这个时代混杂着希望与腐朽的空气,眼中最初的迷茫与震惊,逐渐被一种沉重而坚定的光芒所取代。
既然来了。
那么,就在这黄埔,就在这华夏命运转折的源头,用未来的火花,点燃一场不一样的铁流吧!
他的脚步,踏上了广州的土地。
喜欢黄埔铁流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黄埔铁流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