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到这份上,若是还听不出弦外之音,那就真是糊涂了。
对方沉默片刻,最终点头应下:“行,我会尽快跟内阁通个气。”
“不过你也得当心,他们现在正缺得力的人,万一盯上你怎么办?”
“说实话,我真怕他们要是有了你这样的人物撑腰,回头反过来对付我们。”
高育良没多辩解,只是静静地等杨建勋那边传来回音。
局势开始悄然变化。
杨建勋迅速将大致情况汇报给了顶头上司汤伯明。
出乎意料的是,汤伯明的看法竟与高育良如出一辙。
只是眼下还不到摊牌的时候,必须再等等那个决定性的时机。
“高育良的心思我懂,他的顾虑我也清楚,但现在绝不能贸然出手。”汤伯明语气沉稳,“你也知道,动手总得有个由头,这一点你比我更明白。”
“眼下真正要紧的,不是争一时输赢,而是看清整个棋局的走向。”
“依我看,这事必须谨慎对待,一步走错,满盘皆输。”
“问题摆在面前,既严峻又棘手,我们该怎么收场?”
“那就只能按高育良的路子来——他最后一定会选择武力介入。
你知道为什么吗?”
说到关键处,他又故意顿住。
杨建勋听得心头火起,翻了个白眼,却又不敢发作,只得压着情绪追问:
“您就别打哑谜了,这时候吊胃口有什么意思?”
“有话直说,我不爱听那些弯弯绕。
您赶紧把底牌亮出来,大家心里都有数。”
“高育良那边一直遮遮掩掩,越是这样越让人起疑。
您既然明白其中利害,不如干脆把实情和盘托出,如何?”
汤伯明略一思索。
若真走到动用武力那一步,面临的麻烦远比想象中复杂,绝非过去那种小打小闹能比。
可事到如今,犹豫只会让机会溜走,出手必须狠、准、快。
他太清楚了,一旦动武,必定有人借题发挥,挑刺发难。
可事已至此,不动手又能怎样?
真正的关键,就在于出手的速度和力度。
他把烟掐灭,端起茶杯猛喝一口,眼神陡然凌厉起来。
“有意思。
既然走到这一步,谁也别再瞻前顾后,唯有果断行动才是出路。”
“我不想再听任何空谈。”
“你立刻传令下去,让他们把该办的事给我办利落了,我要看看这些人到底有没有真本事。”
“这群不知轻重的年轻人,迟早要为自己的狂妄付出代价。
我倒要瞧瞧,等他们栽了跟头,还能不能这么张狂。”
帝国的态度终于开始显形,周边诸国也纷纷前来联络,急于了解动向。
毕竟,营救那些被困的商界要员不能再拖了。
再耽搁下去,真出了乱子,谁都担不起这个责。
所有人都意识到,这件事牵扯的后果远比表面看到的要严重得多,必须迅速采取行动。
高育良也深知事态紧迫,立刻着手应对。
就在他准备部署时,汤伯明悄悄向他透露了一条至关重要的情报。
“四个帝国已经达成共识,决定联合介入。
你必须在最短时间内稳住局面。”
“我们的部队半小时后启程,派出一个重装营,携带全套装备。
登陆地点定在红皮尔半岛。”
“帝国方面正式任命你为参谋负责人,全权协调此次行动。”
高育良没有犹豫,当即登机,直奔红皮尔半岛。
然而刚一落地,他就察觉情况不对——本该协同指挥的其他人员踪影全无,所有压力竟然全部压在他一人肩上!
此刻退无可退,他只能硬着头皮顶上去,率先发布武装调停通告。
他心里清楚,这份通告未必能产生实际作用,但这是必须走的一步棋。
若不表现出足够的强硬姿态,对方很可能会把这当成软弱可欺。
更令人恼火的是,那群年轻人竟公然限制莫奈良等人的自由,把他们软禁在一个封闭院落里,严禁外人接近。
高育良明白,这可能是对方故意制造紧张气氛、试探底线的手段。
但他也清楚,真正的时机尚未成熟,现在动手只会打乱全局节奏。
越是按兵不动,肩上的担子就越沉。
他看得很透:这场博弈,从一开始就不是简单的对峙。
而帝国派给他的支援,却少得可怜。
除了林一凡之外,几乎再无得力助手。
他站在窗前沉默良久,目光落在远处海面上,思绪翻涌。
林一凡快步走来,低声提醒:“眼下局势已走到这一步,不管特里阿斯那边怎么闹腾,您都得沉住气,千万不能冲动。
小不忍则乱大谋。”
“他们到现在都没回应我们的调停声明,已经过去两个小时了。
按理说再乱也会有人出面,可现在一点动静都没有,反倒像是有意冷处理我们。”
“或许,他们是想借此羞辱我们,逼我们先乱阵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