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塞拉刚建成英纳港,正准备靠海运大赚一笔。”
“可如果我们在这条财路上搅乱一下呢?”
“当然,这只是个想法。”
卡尔佩斯起初不解,但看着地图,忽然心头一震。
高育良的思路看似大胆,实则暗藏杀机。
倘若围绕金塞拉,在三个关键点建造人工岛链,
那么对方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海上压力。
而金塞拉财政紧张,无力承担深海防御建设,
面对这样的封锁,又能如何?
答案还得回到高育良的构想上来。
这几处填海工程耗资约两百亿上下,
却能死死扼住金塞拉核心港口的咽喉。
往北是邻国海岸,天然形成屏障;
往南则是阿卢代国——帝国的盟友之一。
如此一来,整个区域被牢牢围合,宛如铁桶。
卡尔佩斯听得目瞪口呆。
他从未想过战略可以如此精巧地运用于地理博弈。
一时之间,竟说不出话来。
只觉震撼难平,心潮翻滚。
高育良显然早已深思熟虑。
回到那个关键问题:一旦彻底封锁金塞拉,他们是否还有突围的可能?
答案很明确——没有。
届时,任何试图通过外部渠道输送军备的行为,都不过是痴心妄想。
归根结底,他们已无路可走。
听罢这番话,卡尔佩斯仍有些迟疑。
“高先生,我担心的是,若我们的行动中途被叫停,计划落空怎么办?”
“况且,上层现在恐怕也在权衡应对之策。”
高育良自然清楚特梅鲁高层正如何思索着防御突袭的问题。
就像这次战局所展现的那样——
敌方仅动用少量兵力,却精准切入纵深战略腹地。
换句话说,他们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整个特梅鲁毫无防备,多数人甚至来不及反应。
结果不仅造成巨大损失,更严重的是,某些破坏是永久性的。
随着战火持续蔓延,局势只会愈发恶化。
周边那些小国本就国土有限,若继续这样耗下去,不出十年,土地将彻底沦为废土。
而高玉良的方案,却有望在一年内终结纷争。
只要把金赛拉死死围住,他们还敢轻举妄动吗?
另外两国也只能低头顺从。
到那时,帝国舰队便可稳稳停驻于人工港口,
整个战略布局也将真正完成闭环。
卡尔佩斯学过地理,他指着地图上的一个缺口说道:
“高先生,您看这里。”
“这是阿卢代的邻国比兰比斯,只有一个狭窄的出海口。”
“如果我们把封锁线推进到离他们边境仅三十公里处,他们恐怕不会答应。”
“更何况金塞拉向来不顾道义,一定会拼了命往这边挤。”
“比兰比斯国力薄弱,根本挡不住他们的冲击,这一点必须考虑进去。”
对此,高育良早有应对。
说到底,还是利益驱动。
只要让比兰比斯在这场布局中尝到甜头,态度自然不同。
目前他们的海上活动范围会被压缩至六十公里,
但如果放宽至八十公里,并在这八十公里中划出四十公里作为共管区呢?
换言之,邀请他们共同参与,一起押注这个转折点。
这就像是开了一道门——
右边由比兰比斯掌管,左边则归属特梅鲁控制。
金塞拉若想外出,必须得到其中一方的许可。
这样一来,完全可以在该区域设立新的通航节点。
要通行并非不可,但得缴足相应的通行费用。
如此一来,比兰比斯既得实惠,又无需直接卷入冲突,自然乐于合作。
听到这里,卡尔佩斯脸上浮现出发自内心的敬佩。
他第一次意识到,高育良的谋略竟如此深远缜密。
连比兰比斯都被纳入棋局,那周边几国合力遏制金塞拉,已是水到渠成。
金塞拉注定难逃困局。
而这一切,竟是高育良在病榻之上运筹而成。
卡尔佩斯心中翻涌不已。
看来,金塞拉将再无反击之力。
他们唯一的选择,就是乖乖接受特梅鲁的制裁。
然而,高育良的布局还不止于此。
倘若金塞拉仍有反抗之心,必定会尝试修建更多人工岛礁以图突破。
但他们忽略了一个决定性的现实——
整片海域中,唯有中间一条狭长水域适合填海造陆,其余区域皆不具备条件。
哪怕稍有偏差,工程便无法推进。
喜欢头衔数不清,你侯亮平眼红啥?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头衔数不清,你侯亮平眼红啥?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