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没几天,赫尔伯格亲自露面,公开道歉,视频足足说了三分钟。
风暴国随即展开清算,一批人被抓捕、受审。
一场风波,就此平息。
两次行动下来,高育良的名字开始被不少人留意。
往后走的路,自然会顺畅许多。
在风暴国又逗留了些时日,高育良带着万子冲一行启程回国。
返程途中,万子冲一路上嘀咕不停,连李阳也满脸不痛快。
高育良回头看了他们一眼。
“你们两个,心里是不是都有点不痛快?”
李阳撇了撇嘴。
“领导,我们不是对任务有意见。”
“可您不觉得这事挺憋屈吗?”
“咱们拼死拼活把局面打开,结果没人提一句功劳,这算什么?”
“就这么悄无声息地回来,我总觉得上面根本没把咱们当回事。”
高育良眉头微皱,听懂了她话里的意思。
但他清楚,有些事不能直说,更不能计较。
若人人都盯着回报,那还谈什么担当?
不过说到底,他自己倒真没把这些放在心上。
“我们的任务,从来就不是收尾,而是搅局,打乱对方阵脚。”
“现在目的达到了,接下来的事,就得交给更合适的人去办。”
“那些复杂的金融账目,自有专业的人来查。”
“我听说帝国已经派了顶尖的金融测绘师过去。”
“这种事,在他们手里很快就能理清。”
李阳听完,终于不再吭声。
那种层级的资金运作,本就不是外行人能插手的。
局势已经够复杂,再多插一脚反而添乱。
他们该退的时候,就得干净利落地退。
高育良安抚了几句,顺手要了条毯子,靠在座位上眯了过去。
奔波这些天,今天算是最轻松的一回。
回国后只休整两天,就被李生峰叫去参加新的研讨。
这一次,议题换了方向。
根据高育良之前的应对策略,团队重新构建了一个虚拟对手,让他继续出主意,大家一起推演对策。
几天后,高育良正和李生峰坐在茶室闲聊,门外突然进来一群穿军装的人,气势沉稳,举止却不张扬。
他心头一动,略感意外。
“这是有什么事?”
为首的中年人微微一笑。
“老李,你没提前跟他说?”
“我姓丁培胜,现任帝国防御武官。”
“今天过来,是想跟你谈谈工作交接的事。”
“你的资料,我们早就准备好了。”
“不急,慢慢聊,今天的时间,都归我安排。”
高育良略感诧异。
他不认识这个人,而且这位将领给他的感觉和其他人完全不同。
说话不疾不徐,没有半点兵营里的火气。
丁培胜神色温和。
“咱们先聊聊几个小问题。”
“听说你在处理涉外事务上很有章法,思路清晰,布局周密。”
“我想问问,如果让你出任驻外特使,你有没有这个信心?”
“不用多解释,只说‘有’或‘没有’就行,别的我们之后再谈。”
高育良静了片刻。
“有信心。”
顿了顿,他又问:“不过,依您看来,您希望我说‘有’吗?”
丁培胜看着他,嘴角微扬。
“我希望你能接受这个安排,而且必须有十足的把握。”
两人寒暄了几句后,丁培胜从包里取出一叠厚厚的文件,轻轻推到桌面上。
他语气沉稳地说道:“从这一刻起,你已经归我们军武部管辖了。
这些材料,你需要认真过目。”
其实早在高育良初露锋芒之时,内阁几位重臣便已将目光投向了他。
一个能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组织力量抵御外敌的人,其意志力之坚韧不言而喻。
更难得的是,他的能力也绝非泛泛——不仅履历出众,手中掌握的资源和手段更是令人侧目。
这样的人才,正是军武部长久以来梦寐以求的对象。
因此,他们第一时间封锁了他的全部档案,并迅速派遣副部长丁培胜亲自出面接触。
这次行动只有一个目的:全力争取高育良。
按惯例,一位正式使者通常配有三名副使,分别掌管军事、文化和民生事务。
而高育良,正是他们此次遴选的核心人选。
军武部上下达成一致——必须让他出任使者一职。
翻完资料,高育良沉默片刻,缓缓摇头。
“不是我不愿担责,而是你们打算让我去哪个位置?”
“况且,我现在所处的层级也不算低了。”
丁培胜微微一笑,“我既然登门,就不会空手而来。
你觉得我会白白跑这一趟吗?”
“黑州南部有个国家叫特梅鲁,地理位置特殊,周边三个邻国都与它关系紧张。
但它拥有超过三千公里的海岸线,战略价值极高。”
“现任驻地使者还有三年就要退职,该换人了。
我们需要一位文官出身的副使坐镇,而我们认为,最合适的人选就是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