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一弘表面沉稳,内心早已权衡再三。
高育良啊,这位全国知名的学者型官员,最擅长舌战群儒,能把黑的说成白的,死的说成活的。
他得好好琢磨,这话里是不是藏着什么圈套?
思索片刻,裴一弘缓缓开口:“两省合作倒也未尝不可,对彼此都有益处。”
“但这类事情,完全可以通过省府层面沟通,效率更高。
育良书籍亲自点明,恐怕另有深意吧?”
高育良轻笑一声:“一弘书籍言重了,我这杯茶,可比醉翁的酒清澈多了。”
裴一弘眼神微动:“育良书籍话中有话,是在暗示我想的那样吗?”
他这说话风格,竟与沙瑞金有些相似,干脆利落,直指要害。
有靠山的人,果然底气足,说话从不拐弯抹角。
高育良没有否认,淡淡说道:“你我皆是手握重责的封疆之臣,身在其位,自当谋其政。
但要做成大事,总需有人帮衬,这点一弘书籍应当比我更清楚。”
“我,也需要一些支持。”
官场,讲的就是一个“场”字。
想干事,哪有那么容易?牵制重重,暗流汹涌。
多数人想的是先自保,再谈作为。
裴一弘眉头微蹙,语气略重:“育良书籍,你可知道你在说什么?这事,可不简单。”
高育良可不是一般人物。
众所周知,他早晚是要往上走的。
下一步,就是整合严柳系的力量,成为这一派的新旗帜。
可现在,他竟然主动向自己靠近。
意图再明显不过。
他担心的是什么?
不,他真正担心的是高育良的老丈人。
高育良在省内玩玩也就罢了,哪怕是和那些大家族走动,都算正常。
但若和自己走得太近,性质就完全不同了。
他不信高育良听不到风声。
自己这边,或许会有变动。
换句话说……
而且,两人原本就不在一个阵营。
这才是关键。
“哈哈……”
“一弘书籍想多了。”
高育良笑着端起茶杯,慢条斯理地抿了一口。
他这一笑,也让裴一弘若有所思地端起茶,也慢慢喝了一口,没有开口,只是细细咀嚼高育良的话。
如此回应,只有一个解释。
那就是——高育良的老丈人,已经默许了。
高育良轻声一笑,开口说道:“一弘书籍,可能你有些误解。
我所说的助力,是那种真正为百姓、为国家未来考虑的力量!”
“家国正面临不小的考验,我只是想在风暴来临之前,多攒些资本。”
裴一弘细细琢磨着高育良的话。
他本人也是个注重实干的人,对高育良原本就有一份天然的信任。
可联盟之事非同小可,牵一发而动全身。
沉默片刻后,裴一弘微微蹙眉,缓缓开口:“如果你育良书籍能始终如一地守住为民为国的初心,那我不介意为你遮风挡雨。”
话一出口,高育良顿时爽朗大笑。
所谓君子之交,清如水,官场之间的往来,更是点到为止即可。
说到这个份上,裴一弘等于已经表态加入。
当然,也不必奢望他会在危难时与你生死与共,那不太现实。
但在一些细节事务上,裴一弘势必会提供不少便利。
两人一直谈到午后两点才结束。
高育良亲自把裴一弘送出省韦大楼。
目送对方坐上前往酒店的考斯特车队,高育良这才满意地转身,带着笑意回到自己的办公室。
考斯特车内。
裴一弘闭目靠在座椅上,神情略显沉思。
脑海中不断回放刚才的对话。
高育良开出的条件十分诱人:蔚蓝科技将在今年九月前落实十万个工作岗位。
如今只剩一个月的时间。
产业园的选址与建设力争在十二月完成,明年四月前正式启用。
若这一切顺利落地,裴一弘明年极有可能步入御书房,出任行政大臣。
“唉……”
“蔚蓝科技……”
他心里多少有些感慨。
这个企业对政坛的帮助实在太大,哪怕是像他这种级别,也难掩其影响。
从市值来看,汉江的互联网巨头阿狸市值接近五万亿,而蔚蓝科技则约十万亿上下,似乎只是两个阿狸的规模。
但若从政界角度看——
十个阿狸绑在一起,也难比蔚蓝科技。
这正是其特殊附加值所在。
它不仅能够缓解社会潜在的不稳定因素,还能推动农村城镇化进程。
根据2017年上半年蔚蓝科技披露的财务数据……
全球员工总数已正式突破一百二十五万,其华夏内员工刚好迈过百万门槛。
而这其中,超过八十万员工都来自农村地区。
这就意味着,大量农村青年找到了出路,进了工厂,安定了心。
至于城镇化建设,也变得简单起来。
电子厂的技术门槛并不高,只要简单培训几天便可上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