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多个竞争人选,那就说明问题了。
“小菲……”
“进来一下。”
高育良拿起电话说道。
不一会儿,宋雪菲踩着高跟鞋走进来。
“爸,您找我?”
“去政务办公室把京海的相关资料拿来。”
高育良也想看看,京海到底有多少派系,从上到下有多复杂。
同时,他也想观察一下,最终会有多少人来向他打招呼。
“好的。”
宋雪菲答应一声,便离开了办公室。
政务办公室是专属于书籍的一个机构,高育良许多重要政策都是从这里酝酿出台的。
这里的工作人员大多是年过半百的老专家,
不少人曾是退休干部、高校教授、博士生导师、科研院所的负责人,基本都是业内顶尖人物。
他们还有一个称呼,
叫“智囊团”,
是高育良专属的智囊团队。
政务办公室下设十多个科室,涵盖经济、能源、实业、科技、政策、信息、情报等多个领域。
他们的职责是研究相关行业理论,
并对某项政策进行模拟推演。
从高育良手中出台的文件,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某条高速公路建设,
都要经过大量论证和测算才能落地实施。
比如,汉东省计划修建一条高速公路,
要投入多少资金?由哪一级正府承担?能带来多少效益?拉动多少经济增长?创造多少财政收入?
这些都需要有明确的数据支撑,才能推进实施。
一旦方案成型,就会形成文件下发。
各地市接到文件后,会围绕线路走向、建设节点等内容提出修改建议和补充意见。
最终由省正府审定后,由高育良签发执行。
说白了,就是先由智囊团从零开始进行论证和策划,确认没有问题后,再由省正府方面接手做具体部署,接着完善涉及的地点和细节,最后由高育良签批并发布文件。
不管是高速公路建设、城市布局,还是各类重点项目,流程都是如此。
高育良一个人,显然不可能亲力亲为处理所有事情。
所以才会有智囊团的设立。
而且,这个智囊团是完全属于他个人的。
不止是他,各省的主要领导,几乎都有自己的一套智囊班子。
甚至连高育良的岳父,也有一支自己的智囊队伍,更别提一些高层领导,他们的智囊通常被称为“智库”。
高校里的学者和教授之所以有不小的影响力,也正是源于这种机制。
比如黄亦玫的父亲,当年就曾是某位高层领导智囊团队中的一员。
没多久,宋雪菲抱着一沓材料走进了办公室。
“爸……”
“您要的资料我拿来了。”
她把材料轻轻放在桌上。
“嗯。”
高育良接过资料,翻看起来。
这份材料是关于京海市官员的详细档案。
所有京海市正县级以上官员的信息都包含在内,包括他们的出生背景、工作经历、干过哪些事,
甚至还有他们背后有哪些人支持的分析。
高育良整整看了半个多小时,
才放下材料,拿起电话,让女儿再进来一趟。
“通知秦副省掌过来一趟。”
他有些事情想和秦思卉好好谈一谈。
当然,这种谈话,表面上看都是些常规工作内容。
“好。”
宋雪菲应了一声。
走到门口时,她突然停下脚步,脸上露出一丝迟疑,回头看了眼父亲,欲言又止。
“你这是怎么了?”
高育良皱起眉头,看着女儿。
宋雪菲没说话,反而把门反锁上了,显然是担心有人进来,听到她们接下来的谈话。
“爸,你得跟我坦白。”
“你和她之间是不是有什么情况?”
高育良放下手中的钢笔,笑着瞪了女儿一眼:“你这丫头,还管起你爸来了?”
“快去忙你的事吧。”
“哼……”
宋雪菲一扭头,搬了个小凳子就坐在父亲旁边,双臂抱胸,翘着腿说道:“今天你不给我一个交代,我就在这儿坐着不走了。”
“哟,这丫头胆肥了啊。”
高育良转过身,一脸惊讶地看着大女儿。
今天这丫头怎么回事?居然敢过问起他的私事来了,难道是她亲妈说了什么?
“哼……”
宋雪菲嘟着嘴,不说话。
那神情像是在说:你不解释清楚,我今天就不走了。
喜欢头衔数不清,你侯亮平眼红啥?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头衔数不清,你侯亮平眼红啥?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