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京海升格的消息传出,
京海的领导班子恐怕有三分之二要调整。
未来的京海,恐怕会变成群英荟萃、龙蛇混杂之地。
“可以考虑把我那大孙子调过去。”
柳天是今年刚提拔的,现在在某个地级市当市长,37岁看起来很年轻。
但在整个帝国官场,这个年纪并不算出挑。
在京城,三十多岁的厅局级比比皆是。
高育良三十四岁就当上了省韦常委,
相比之下,柳天还差得远。
此刻,在淮东。
泰山脚下的一座小山腰上,
有一座幽静的园林,
那是秦家的祖宅。
秦振江正在和中原的李国耀通电话。
“老李啊……”
“你应该也听说了吧!”
“对于这事,你怎么看?咱们现在可都拴在一根绳上,有什么想法不妨敞开来说说。”秦振江笑着开口。
“老秦啊……”
“我觉得,他跟咱们其实是一路人。”
电话那头的李国耀轻笑了一声。
“哈哈,你也这么觉得?”
“这些年看下来,确实如此。
你看看他身边的女人和儿子,就知道一二了。”
高育良的事,虽然能瞒过大多数人,但在帝国最上层的几位眼里,就跟透明差不多。
那个女人,还有她为他生下的儿子,以及他暗中埋下的那些棋子,这些他们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不敢说一百件全知道,但九十件,甚至九十五件,那是跑不掉的。
“你的意思是?”
“他们想断高育良的路,那我们就反着来,想法子把他扶上去。”
没错,就是推他上去。
他们心里都明白,有些家族不可能永远风光。
兴衰更替,本就是常事。
“我打算加把火,让一些民营企业和资本,去汉东大规模投资。”
“你想搞经济、提GDP?行,给你资源;你要治理民生?没问题,我安排能人过去。
他想要什么,我们就给什么,让他根本无法拒绝。”
这就是李国耀的打算。
总之,这一趟车,必须上。
虽然原则上他们不该插手某些事,但现在,我们不是没插手,只是稍微热情了一点点而已。
当然,李国耀心里也清楚,这其实是一场赌局。
“老陈那边怎么说?”
秦振江一边思索,一边问起老叶那边的情况。
江南四大藩王:秦、赵、李、陈。
秦振江心里有数,赵家根本不用问,早就上车了,而且坐了好多年。
现在关键的是老陈的态度。
所谓“江南”,其实是个泛称,涵盖的是华东和中部几个省份。
“老陈跟我想法一致。”
“要不要动?”
李国耀语气沉稳地问道。
秦振江沉吟片刻,缓缓开口:“如果真这么干,出了事,谁来扛?”
这才是他真正顾虑的地方。
有人上位,自然就有人下台。
如果他们四位藩王联手,势必会与另一些藩王起冲突——像镇南王、西南王、西北王,还有东北那几个大家族。
虽然他们号称“四大藩王”,但影响力也仅限于江南地区。
“谁来背锅?”
“当然是他们。”
李国耀嘴角浮起一抹冷笑。
虽说有过协议,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呵,协议也就是协议。
“卖队友”可是他们的老本行。
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背后会插你一刀。
也正因如此,李国耀才敢这么说。
就算中央要削藩,也不可能一刀切,否则只会激起反弹。
只要高育良真能上去,那些人可就真的要倒霉了。
就算高育良不点头,他们也会找办法逼他就范。
原本一块蛋糕,他们已经先吃了两口。
等到这块蛋糕重新整合的时候,
肯定还有人要跟进。
后面的人能跟着喝点汤就不错了。
别的不说,能多捞一点是一点。
“那就这么定了……”
秦振江重重地拍了下桌子,语气坚定。
什么盟约,什么协议……
去他的规矩。
宁可自己死,也不能让别人活。
先把你们这些人收拾了再说。
“好!”李国耀也激动地握紧拳头,“上面最近有把京海单独列出来的打算。”
“我们这些老家伙最近也得出来走动走动。”
“这个单列,一定要单下来。
京海这块蛋糕,我们先分了,省得别人瞎琢磨,也算是给高书籍的一个见面礼。”
“哈哈,我也正有此意。”
秦振江听了,笑着附和。
一个“单列”背后牵扯的利益实在太多。
他们知道,柳院长肯定不会放手,高育良恐怕也一样。
这,就是他们设下的局。
阳谋。
堂而皇之的阳谋。
而且是无解的阳谋。
除非你不在乎仕途。
否则,你就只能走进他们的圈套。
……
高育良自然对此一无所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