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过程中,李达康始终沉默,一句话都没说。
张树立实际上也替他承担了不少压力。
这种情况下,李达康又能说什么?
张树立的问题处理完后,接下来自然是对该职位接任人选的讨论。
秦思卉率先发言:“我建议,由京海市韦副书籍陈青峰同志接任京州市纪委书籍。”
她话音刚落,会议室里不少人将目光投向她。
周桂梅微微眯起眼睛,若有所思。
看来,秦思卉是早有打算。
刘开河眼中闪过一丝不甘与懊恼。
此时大家争的是时间。
背后其实都是在高书籍体系下建立自己的力量。
人选自然优先考虑高书籍的亲信。
而陈青峰,毫无疑问是高书籍最信任的人之一。
他出生于1975年,现在才三十九岁,等到2015年就满四十,正值年富力强。
再加上他过去曾是高书籍最倚重的秘书之一,前途可谓一片光明。
在官场上,年龄、背景和能力缺一不可。
没有能力,怎么可能被高书籍看中?
出身草根的他,如今有如此年纪、能力,又有着高书籍的支持,未来几乎不可限量。
马步清等人心里也泛起一丝后悔,早知如此,就应该抢先表态。
而李达康与田国富则神情淡然,一副事不关己、冷眼旁观的模样。
他们也确实不便插话。
一旦开口,恐怕立刻会成为众矢之的。
虽说这次人事变动中,李达康作为京州市韦书籍本应是核心人物。
但他清楚,张树立的问题本身就替他挡了不少责任。
更何况,高书籍显然对他早有安排。
甚至可以说,他反而希望高书籍对京州来一次“清理”。
如此一来,自己今后才不会陷入被动。
只要京州不发生变动,他李达康就会一直被视为赵立春势力的残余。
这个标签,永远都无法撕掉。
只有京州发生变化,他才能真正摆脱赵立春的阴影。
相较之下,季昌明坐在中央,神情平静,似乎置身事外。
但实际上,他目光时不时掠过高书籍,暗自观察。
正当他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时,高书籍突然朝他看了一眼。
季昌明眉头微蹙,迅速在脑中分析:高书籍这一眼,到底意味着什么?
原本他以为高书籍腾出这个位置,只是想坐观局势变化。
但如今这一眼,显然另有深意。
如果只是随意一瞥,或许只是旁观者心态。
但既然特意看了他一眼,就说明高书籍心中另有安排。
“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他悄悄打量着在场众人,目光最后在李达康身上短暂停留。
“京州市纪委书籍……难道这个职位和李达康有关?”
他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
对了,极有可能……
这个职位,恐怕就是为了牵制李达康而设的。
谁有资格监督李达康?
“等等……”
他忽然想到了一个人。
新任吕州市纪委书籍——易学习。
这个人和李达康向来不对付。
早在金山县时期,两人就有过摩擦。
“原来如此。”季昌明越想越觉得自己的判断没错。
若换作自己是高书籍,恐怕也会做出同样的安排。
会议室内,空气仿佛凝固了一瞬。
有人提出由专人监督李达康的工作,现场顿时议论纷纷。
易学习这个名字自然而然地浮出水面。
“咳咳……”季昌明突然轻咳两声。
原本还在各执一词的几人立刻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他。
这个在常委会上向来低调、仿佛透明人一般的存在,此刻却成了全场焦点。
他从不站队,也从不表态,每次投票都选择弃权,一副谁也不得罪的模样,让人觉得他不过是个老好人。
可真要这样看他,那可就要吃亏了。
屋子里的人哪个不是人精?哪一个不是心思缜密、精明过人?
别看他表面淡然,其实他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高书籍的意志。
他所说的话,就是高育良的立场。
正因如此,大家才心照不宣地停下争论,等他开口。
“关于这个岗位的人选。”季昌明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有力,“我倒是有个建议。”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继续说道:“吕州市纪委的易学习同志,或许更适合担任京州市纪委的职务。”
话音未落,几人齐刷刷望向李达康。
李达康和易学习之间的过往,在汉东并非什么秘密。
当初高育良提拔易学习的时候,就曾提过这层关系,秦思卉等人那时才明白个中深意。
如今李达康听罢,神色复杂,仿佛早已麻木。
他能反对吗?
当然不能。
这话不是出自李达康之口,也不是田国富所说,而是季昌明讲的。
那个一向低调、看似毫无锋芒的季昌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