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句话说,秦淮河畔实际上是以商界收入反哺政务运作的模式。
秦思卉手中握着的税务报告显示,2014年上半年,秦淮河畔缴纳的税费就高达八千七百万元,其整体营收规模可想而知。
然而,这笔资金几乎无人染指,除去基本的人工开支外,大部分都用于秦淮河区域的日常运营与维护。
“野心不小啊。”秦思卉心中不禁感叹。
她当然明白秦淮河畔真正的意义所在。
这背后隐藏的制度逻辑,简直就是在模仿古代的举孝廉制。
什么叫举孝廉制?只要了解汉唐时期的门阀势力就清楚了。
那时的门阀士族制度正是如此运作。
直到黄巢起义,才将这些盘踞已久的家族彻底清除。
随后,科举制度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如果说明末以后的社会结构尚无定论,那么从上古至近代,华夏社会经历了氏族、贵族、门阀、士族等不同制度的演变。
夏商时期以氏族制度为主,周朝达到鼎盛;春秋时期贵族制度兴起,周至汉末为其高峰期;汉末至唐末则是门阀制度的巅峰期,尤以魏晋时期最为显着;五代至明末则是士族制度的主导时期,宋明为巅峰阶段。
像秦淮河畔这样的机构,全国上下不在少数。
若真要细数,少说也有几十个。
这次他们主要目的,就是向高书籍表达忠诚。
至于是否在高育良之外另立他人,他们压根没这个打算,甚至连想都没想过。
原因其实很简单……
柳院长上位基本已成定局。
只要不出意外,
毕竟,高育良是在2014年年中接任现职的。
其实,并非真的无法预料,而是他们并不在意。
因为高育良的下一步注定是过渡角色。
这才是这些家族真正看中的价值。
在座三人,皆出自背景深厚的大家族。
简单来说,他们擅长的是“顺势而为”,习惯于在局势明朗后迅速介入,而非在风雨未明时出手相助。
他们的生存哲学,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锦上添花,甚至不惜强行搭上顺风车。
一旦局势彻底清晰,这些家族便会迅速聚集在你身边,甚至不惜动用资源将你推上高位。
如今的高育良正是如此。
他能否更进一步,早已不是柳院长需要操心的问题,而是——你必须得上去。
论年龄、能力、背景,高育良皆属顶尖。
更关键的是,
两人虽然相差近十岁,但放在官场层级上来看,几乎属于同一世代。
仅凭这一点,就足以让很多人望尘莫及。
去年春节前后,柳院长已经将高育良推向前台。
(注:2016年以后军纪系统完成全面改革,此前由中央纪委管理,2016年后完全独立运作。
而现在的时间是2014年末。)
看看他们的背景就知道了。
秦思卉,来自华东秦家。
王祥和,出自京城王氏。
汪修伟,成长于中原李家。
汉东省副省掌黄光宇,他的根基却在天海陈家。
其他人也大多如此。
再看看他们的年纪就明白了。
最年长的也不过五十一岁上下。
大多集中在五十到五十二之间,也有四十六七、四十四五的,秦思卉尤其年轻。
他们来到汉东,目的其实只有一个。
那就是争取成为高书籍的贴身心腹。
没错,就是亲信。
只要你被高书籍认可为亲信,
从副省掌去掉“副”字,成为实职,几乎是十拿九稳。
如果能力出众,说不定还能更进一步。
这就是这些豪门世家存在的意义。
也正因如此,别人都不敢轻易动他们。
至于你说你不想加入他们——
呵呵……
既然你不愿意依附我,
那也就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了。
毁掉一个人,并不难。
对这些庞大家族而言更是轻而易举。
一旦他们真正联手,
恐怕没有人能挡得住。
喜欢头衔数不清,你侯亮平眼红啥?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头衔数不清,你侯亮平眼红啥?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