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家公”、“亲家母”……
光听这称呼就知道,
心里那种滋味,怎么说呢?
总之,就是让人兴奋。
当然,要说最刺激的,
还是苏倩倩那一下。
那种感觉,不是一般人能体会的。
……
这一年,对汉东来说,
注定是风云变幻的一年。
而对于上层而言,
对普通百姓却影响不大。
随着年关将至,
汉东省上层经历了一整年的震荡,
终于归于平静。
这场巨大的人事变动,
也让所有人看在眼里。
回望一年前的汉东省,
原省韦常委会成员中,仅剩高育良、周桂梅、李达康、刘开河、田国富、李洪军六人仍留在常委之列。
十二人的省韦常委班子,如今虽然名单未变,但多数成员已更新换代。
其中,常务副省掌秦思卉由淮东省调任而来;统战部长汪修伟也是从外省交流而来。
他此前曾长期在某中部省份工作,担任该省统战部长。
虽然职务未升,但跨省任职的背后,实则是组织对其能力的进一步认可。
毕竟他此前任职的省份人口仅有四千余万,而汉东常住人口高达八千多万,经济总量常年位居全国前列。
这次调任,无疑是一次实质意义上的提拔。
省韦秘书长程建松则属于中央“空降”干部,此前任国务院某部门副职。
而组织部长王祥和同样是来自中央层面的干部,曾担任中组部某重要部门主任。
在中组部等关键机构,类似职务往往高配为副省级待遇,因此他的调动,也被看作是重用。
新任副省掌黄光宇原为天海市某县县委书籍。
该县是天海市现存唯一的一个县,同时也是天海市辖区面积最大的行政单位。
从县委书籍一步跃升为省级正府副职,表面看似“火箭式”提拔,实际上也符合组织程序。
他早年经历丰富,曾在多个关键岗位锻炼,履历扎实,此次调整,是对其能力与资历的综合考量。
别的地区,区级单位通常是正厅配置,如果级别高点,甚至能达到副省级,就连街道办主任也是正处级干部,有的还高配到副厅。
街道主任,属于区级正府下设机构的行政职务。
如果是放在县级市里,就相当于镇长的位置。
就在去年,
天海市下属某镇的镇长,
被调往外地,直接出任代理市长。
这种情形并不少见。
这就是行政级别之间存在的差异。
比如光明区的区委书籍孙连城同志,
哪怕由区委书籍直接提拔为地级市市长,也完全符合常规。
当然,也有一些人事调动看似是降级使用。
比如京海市的一位市长,
突然调任其他城市担任副市长。
甚至有市韦常委调任其他地区出任副市长的情况。
表面上看是职务降低,
实际上却是职务提升。
因为这些城市属于县级市编制,
县级市的市长高配是副厅级,
常规情况属于正处级。
从正处级市长调整为副厅级副市长,
这不就是职务晋升吗?
苏建明此前是京海市的市韦书籍,
很明显,他是高育良的重要支持者。
徐志勇则是前汉东省商务厅的厅长。
除了省韦、省正府层面的人事调整外,地方上也在进行大范围的人员更替。
京海市的市韦书籍和市长都已换人。
绿藤市市长及两位副市长也被更换。
林城市的市韦书籍也调往其他省份任职。
省内其他地级市的干部也在陆续调整中。
而其中变动最剧烈的,
当属吕州的干部队伍。
吕州市韦常委至少更换了一半,市正府领导班子同样变动巨大。
连吕州市市长也换成了新人。
这就是赵立春时期留下的一些用人经验。
涉及三四位省韦常委,还有近十位副省级(含人大、政协副职)领导。
此外,正厅级干部加起来有二三十人。
原本副厅级干部数量最多,
但考虑到一些因素,
只处理了那些问题特别严重的人。
凡是被认定为问题严重的,
基本都是掌握关键部门的领导干部。
至于副厅级以下的干部,
除非是省韦、省正府机关里的重要处室负责人,
否则一般不会被牵涉进来。
即使要调整,也由下级单位来执行。
比如绿藤市、林城市、吕州市,还有京海市、东海市、东山市等地,
那些担任县长、县委书籍的人,
只要存在问题,都会被查处。
有句话讲得好,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这句话放在高层同样适用。
随着汉东局势逐步稳定,
上层也开始出现派系分化。
其中势力最强的无疑是汉大帮。
如今在汉东流传着一句话:
“流水的领导,铁打的汉大帮。”
从中可见汉大帮的实力之强。
喜欢头衔数不清,你侯亮平眼红啥?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头衔数不清,你侯亮平眼红啥?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