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她真和高书籍关系不一般,那么这笔人情日后说不定还能派上用场;即便没有那层关系,也无伤大雅。
这场常委会议也因此陷入了一定的僵局。
面对这样的局面,高育良虽表面不动声色,但内心却颇为满意。
他觉得,这样正好,正是他想要的局面。
对上,可以让上级放心;对下,则可以形成竞争机制,促使干部之间优胜劣汰。
无论是哪个层面来看,目前的态势对高育良而言都是极为有利的。
在权力博弈中,有人上位,就必然有人被边缘化。
这对于激发汉东干部队伍的整体活力,也是一种积极的推动。
未来,马步清、刘开河、周桂梅三人将逐渐形成各自的派系。
至于汉东省韦常委兼省军区政委李洪军少将,则并未参与其中。
毕竟军方体系一向高度统一,紧密围绕在主要领导周围,在常委会上一般不参与派系斗争,也不敢轻易涉入这种复杂局面,除非遇到极为特殊的情况。
就像当初高育良刚来汉东时那样。
至于王政等人与李达康,则基本是置身事外。
他们的意见,在这场较量中已经显得无足轻重。
而省韦秘书长丁元洲,则在会议全程保持沉默,甚至在最后投票时也投了弃权票,完全践行了“明哲保身”的处事哲学。
他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会前高育良已私下与他谈过话。
不出意外的话,预计月中、月底甚至四月份,丁元洲就会“生病”,届时可能会调任省人大副主任一职,提前结束在省韦的岗位。
其实,丁元洲对即将到来的变动内心并不甘心。
毕竟他还不到六十岁,仕途仍有很大空间,哪怕只是再干个五六年,也并非没有可能。
但有些事,终究是难以预料的。
身体这回事,谁又能说得准呢?
调任汉东省人大担任副主任一职,也算是个不错的安排了。
万一将来身体恢复了,还能继续干点事。
比起直接退居二线领退休金,要强得多!
王政和秦兴文的情况自然不必多说。
汉东省韦常委会原本有十二位成员,如今只剩下在场的几位。
刘海和沙瑞金都已经调离,田国富这边暂时还没打算动高育良。
至于吴春林,高育良则打算找机会调走。
照这样发展下去,估计再过几个月,省韦常委会原来的十二人中,恐怕就只剩高育良、周桂梅、田国富、李达康、刘开河和李洪军这六人中的几位了。
新来了一个马步清,季昌明也即将到位。
可以说,整个汉东省的高层格局将迎来一次大洗牌。
这正是高育良急于让三位同志出来挑大梁的原因。
几番讨论下来,周桂梅等人争执不下,最后还是得由他这位一把手拍板。
高育良个人更倾向吕正安出任。
吕正安属于半路转岗,严格来说,算是刘海的老部下。
高育良这么安排,其实也是为了还一个人情。
不错,他的人情就是这么值钱——一个副省级职位。
当然,还有另一层意思:这是在委婉地表达退让。
说白了,就是有点谨慎。
你看,我在汉东从没搞过“一言堂”。
现在是多元并存的时代。
什么“汉东王”之类的说法,完全是胡说八道。
各位千万别误会我。
最终人选在高育良的介入下尘埃落定。
接下来,又讨论起了省正府秘书长的人选。
你瞧——这就是权力的吸引力。
只要有一个位子空出来,下面的人立马就激动起来。
对这个职位,大家意见不一,各自推荐中意的人选。
省韦常委本来就有权决定秘书长人选,但几番争执后,仍未能敲定。
最后,还是由高育良出面拍板,暂由刘秀丽同志代理秘书长一职,后续人选继续研究。
高育良这么做,也是有意激发一些活力,间接告诉大家:现在有个关键岗位空缺了,来吧,动起来吧!
同时也是为了加快推动三大系统的重组进程。
喜欢头衔数不清,你侯亮平眼红啥?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头衔数不清,你侯亮平眼红啥?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