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吃过饭后就在手术室待到下午四点,接着又是各种会议,讨论那个病人的发病原因。
“行吧。”
“让大姐安排一下。”
他看着妻子,有些心疼地问:“怎么了?”
“找个人专门照顾家里吧。”
最近家务和做饭她实在没时间,这个病人太特殊了,全球才第四例。
接下来还有一系列的研讨会,估计最近一个月她都顾不上家。
“行,没问题。”
高育良自然没有异议。
第二天上午,京城一栋商业大楼里正召开会议。
这里是米团公司的总部。
会议主题是讨论对汉东一家外卖平台的收购事宜。
当黄总报出收购金额后,现场的投资机构代表纷纷提出异议。
“三千五百万美元收购这家公司?”
“黄总,我对这个决定有些质疑。”
“是啊黄总,这家平台估值最多两千五六百万美元,如果谈判得当,两千万美元就能搞定。”
“现在你要花三千五百万美元,折合软妹币两亿四千多万,希望你能解释一下。”
“按价值来看,最多也就两千万。”
“没错,黄总,希望你能说明理由。”
“我们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反对声不断。
面对质疑,黄总只是笑了笑,没做太多解释,而是把一份文件递给一旁的陈总。
这位陈总刚才反对得最厉害。
现在,他脸色复杂地翻看文件。
看完之后,他一改之前的反对态度,反而有些担忧地问黄总:
“黄总,三千五百万美元,这价格能谈下来吗?会不会太低了?要不要再加几百万?”
没错,再加一点。
这正是现实的写照。
什么叫识时务者为俊杰?
看看这位就是。
黄总没说话,只是端起咖啡慢慢喝了一口,眼神扫过在座正在传阅文件的人。
紧接着,陈总旁边的另一个人也开口了:
“是啊,我也觉得三千五百万有点低。”
“按照这家公司的实际价值来算,保守估计也有四千万美元,三千五百万确实有些偏低。”
“老万说得对。”
“我也觉得四千万才合理。”
真实得让人无话可说。
现实往往就是如此赤裸。
刚才还反对得最起劲的几个人,现在一个个全都改了口。
只因为那份文件里透露出一个信息:这家公司的总裁,是某位重要人物的千金。
而这些人,无一不是国内有头有脸的投资机构代表。
如今国内稍有名气的投行,背后都离不开某些隐秘势力的扶持。
若没有这样的支撑,根本不可能发展起来。
尤其是那些专注于金融和互联网领域的投行,更是如此。
眼下国内的B2B模式大行其道,这些投行正是背后的推手。
没有他们的资金和资源,很多项目根本无法启动。
一个小小的行政文件,就能让你的企业寸步难行,特别是那些游走在灰色地带的公司,风险更大。
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协商下,这家公司的收购价格被定在了四千万美元,约合三亿软妹币。
尽管这次收购存在溢价,但在商业世界里,这种情况再正常不过了。
当一家公司对你的战略布局至关重要时,别说溢价100%,就是200%、300%,甚至400%,也并不罕见。
而这家公司,对他们而言,确实意义非凡。
看看他们愿意付出如此高的溢价就知道了。
如果无关紧要,谁会冒着风险去做这种高成本的收购?
交易谈妥后,陈总忽然开口说道:“大家最近都挺忙的,这家公司的对接,我看还是由我来负责吧。”陈总这番话,表面上看是替大家考虑。
“陈总,你这话就不对了。”
“不巧得很,我明天正好要出差去汉东。”
“这事还是交给我更合适。”万总随即笑着回应。
其他人也纷纷加入讨论,都想争取这个机会。
坐在主位的黄总只是微笑着看着这一切。
看看吧……
这才是资本的本色。
“领导……”
“这是今晚宴会的安排。”林淮敲了敲门,把手中的资料放在桌上。
“嗯……”高育良低头翻看文件,头都没抬,“明天大女儿要来,你跟她交接一下工作。”
“让她先接手你的职责,顺便带她去各个部门走走,让大家认识一下她。
以后有什么事,直接找她就行。”
“好的,领导……”
林淮自然明白其中的意味。
看来,自己也要准备下去了啊。
“王常务来了。”
“他说有事要向您汇报。”
“好,让他进来吧。”
高育良知道王政这次来的目的。
看来,他也终于下定决心了。
“高书籍……”
“我来向您汇报一下工作。”
这一次,王政的态度格外谦卑,完全没有了往日的意气风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疲惫和落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