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乌雅氏和胤禛之间多年的隔阂,也让她面对这个新登基的皇帝儿子,心里有点不知所措。她不知道该怎么和胤禛相处,也不知道胤禛当了皇帝后会怎么对待自己和胤禵。这种不确定性,让她心里充满了纠结和担忧。所以,当雍正提出要给她上太后尊号,让她搬到太后该住的宫殿时,乌雅氏心里各种纠结,一方面觉得这是自己应得的,另一方面又拉不下这个脸,最后竟然拒绝了。这可把雍正和朝廷大臣们搞得一头雾水,不知道这位新太后到底是咋想的。
五、拒绝尊号:纠结心理的外在表现
乌雅氏拒绝接受太后尊号,这一举动在宫廷里可算是炸开了锅。大家都在背后议论纷纷,有的说乌雅氏这是矫情,儿子当了皇帝,这是多好的事儿,还拒绝尊号,真是不知好歹;有的则猜测乌雅氏是不是对雍正登基有什么不满,所以才故意这么做。其实,乌雅氏心里的苦,只有她自己知道。
她拒绝尊号,一方面是因为和胤禛多年的疏离,让她对这个皇帝儿子还没有那种发自内心的亲近感。她觉得自己突然要以太后的身份接受众人的朝拜,心里有点别扭,就好像自己还没准备好进入这个新角色。另一方面,她心里还是偏向胤禵,总觉得要是自己开开心心地接受了太后尊号,就好像背叛了胤禵一样。她心里想着,胤禵要是当了皇帝,自己肯定二话不说就接受尊号,可现在是胤禛,她就是过不了自己心里那道坎儿。
还有,乌雅氏也担心自己接受尊号后,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她知道宫廷里的水很深,自己这么多年在宫里小心翼翼地过日子,好不容易熬到现在,可不想因为一些事儿再惹出什么乱子。她拒绝尊号,也是想看看雍正的反应,看看这个当了皇帝的儿子到底对自己和胤禵是什么态度。总之,乌雅氏这一拒绝,把她内心的纠结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让原本就复杂的宫廷局势变得更加微妙起来。
六、与雍正的矛盾:纠结引发的冲突
乌雅氏拒绝尊号这事儿,就像一根导火索,一下子点燃了她和雍正之间原本就存在的矛盾。雍正满心欢喜地想着给母亲一个尊号,让她风光风光,可没想到母亲居然拒绝了,这让他觉得很没面子,心里也有点生气。他不明白母亲为什么要这么做,难道自己当了皇帝,母亲还不满意吗?
而乌雅氏这边呢,看到雍正因为自己拒绝尊号而不高兴,心里也委屈得很。她觉得自己的想法雍正根本就不理解,这么多年的疏离,让他们母子之间连基本的沟通都变得困难重重。于是,两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时不时就会因为一些小事发生冲突。
有一次,雍正去给乌雅氏请安,乌雅氏话里话外都透着对胤禵的关心,还暗示雍正要多照顾胤禵。雍正本来就因为乌雅氏拒绝尊号的事儿心里不痛快,听到这话,忍不住就回了几句,说自己当了皇帝,自然会对兄弟们一视同仁,让乌雅氏不要操心太多。乌雅氏一听,觉得雍正这是在嫌弃自己,气得脸都红了,母子俩不欢而散。就这样,因为乌雅氏的纠结,她和雍正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让整个宫廷都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氛。
七、野史传闻:乌雅氏纠结背后的离奇故事
在民间的野史传闻中,乌雅氏的纠结可就被演绎出了各种离奇的版本。有一种说法是,乌雅氏在怀胤禛的时候,做了一个噩梦,梦到一只黑色的恶狼扑向自己,吓得她从梦中惊醒。后来有人告诉她,这个梦预示着这个孩子将来会给她带来不幸。所以,从胤禛一出生,乌雅氏就对他有一种莫名的恐惧和厌恶,这才导致了他们母子关系的疏离。
还有一种更离谱的说法,说乌雅氏其实和康熙的某个大臣有私情,胤禵才是他们的私生子。所以乌雅氏才会对胤禵格外宠爱,而对胤禛不闻不问。这种说法简直就是无稽之谈,但在民间却传得有鼻子有眼的,大家都把它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
甚至还有传闻说,乌雅氏拒绝接受太后尊号,是因为她知道雍正的皇位来得不正,心里愧疚,所以不敢接受。这些野史传闻虽然大多没有什么事实依据,但却从侧面反映了人们对乌雅氏纠结行为的好奇,也让她的故事变得更加神秘和传奇。
八、胤禵的立场:夹在中间的无奈
胤禵夹在母亲乌雅氏和哥哥雍正之间,那日子过得可真是左右为难,充满了无奈。他从小就备受母亲宠爱,对母亲的感情那是没得说。看到母亲因为雍正登基而纠结郁闷,他心里也不好受。但他又清楚,雍正现在是皇帝,自己这个当弟弟的,必须得小心行事。
一方面,胤禵理解母亲对自己的偏爱,也明白母亲对雍正的不满。他心疼母亲,经常去安慰乌雅氏,说一些贴心的话让她宽心。可另一方面,他又不敢在雍正面前表现出对母亲的过度支持,生怕引起雍正的猜忌。毕竟伴君如伴虎,在这个敏感时期,稍有不慎,就可能给自己和母亲带来大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