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青缓缓睁开眼睛,眼中带着光芒。
经过数月的打磨,他感受到经脉中的灵气已经完全顺畅流转,玄脉境的力量已如水到渠成般稳固在体内。
也在这一刻——
天地间变得异常静谧,所有生灵都屏息以待,空气中的灵气也开始变得微微波动。
远处的山林间,原本隐隐的鸟鸣声突然消失,被什么巨大的力量震慑,连风声也悄然止息。
不过这一切却不是周青所引起的。
他抬头望向远方,灵觉微动,心中似乎有所感应。
就在周氏上空,有无形的力量撼动了天地。
霎时间,浩瀚的光幕在天际徐徐展开,整片天地的灵气开始汇聚,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庄重感。
那一刻,周氏的气运好似被唤醒,天地间静谧肃穆,所有的目光都被牢牢吸引。
高空中,一道威严的声音自四面八方传来,沉稳、厚重,从天穹的深处缓缓而至。
“圣坛批复,西南支脉周青、长老殿周子卿、东南支脉周仓、西北支脉周长生、东部支脉周天御,即刻入圣坛修行!”
这一声音宛如钟鸣,回荡在天际,虽没有雷霆般的轰鸣,却依然震慑人心,声波自高空缓缓散开,传遍周氏疆内。
周氏的各大支脉,无论弟子还是族老,皆仰首望向天空,眼中满是震撼与惊异。
族中弟子们神情错愕,心中震撼不已。
圣坛,历来神秘低调,甚至对大多数族人来说,它的存在感几乎被忽略。
即便是诸多长老们,也知之甚少。
圣坛并非周氏日常所提及的核心,而是那深藏不露的力量象征,承载着氏族传承与延续的重任。
传功殿和悟道场,是族中耳熟能详的名字,代表着至高的修行法门和悟道机缘。
而圣坛,则是那一切的根源,却始终隐于幕后。
这一日,周氏震动。
自一万两千年前,周氏立足于苍野,圣坛每代最多只允许一到两位弟子入内修行。
多数时间甚至没有一人,圣坛会倾力培养这些弟子,肩负起未来周氏的命运。
然而,今日却让整个氏族为之哗然——五位弟子同时被召入圣坛!
这是周氏历代中从未有过的盛况。
十数年前,已经有一位弟子破格进入圣坛,那人便是年幼时的周馗。
当时,圣坛通告传遍全族,声势浩大,震撼了每一个人。
周馗的名字从那时起便如雷贯耳,成为了周氏年轻一代中不可撼动的存在。
而如今,又有五位弟子同时入圣坛,这一前所未有的局面让所有族人意识到,这一代的周氏,注定要在历史上写下辉煌的一笔。
族中长老与各支脉弟子纷纷议论,神情中充满了震撼与期待。
六位圣坛弟子,预示着氏族未来的无尽可能,圣坛的存在不仅象征着传承,它代表着周氏对未来的预见与重托。
......
夜色已深,天际洒下点点星辉,轻柔地照进杭木峰宅院。
厨房内,火光映照着下人们忙碌的身影,一道道菜肴被陆续端上餐桌。
杭木峰的家宴向来简单,可今天却不同。父母知晓周青入了圣坛,虽未言明喜悦,但心中的欣慰却透过细节流露。
餐桌上,灵气氤氲,几盘灵食散发着淡淡的光泽。
下人们恭敬地呈上一锅炖得浓郁的灵鸡汤,走地鸡的肉质在灵气的滋养下,透着鲜香。
汤面泛起一层细小的光点,随着蒸汽一同升起,暖意悄然弥漫。
没有人言语,却能听到每一双筷子轻轻碰触碗盘的声音。周母夹菜到周青的碗中,动作细微,却带着丝丝暖意。
另一道炖灵兽汤端上时,带来了浓重的气息,灵气从锅内溢出,仆人小心翼翼揭开锅盖,那股精纯的灵气迅速充满整个房间。
周远炜抬了抬眼皮,扫了一眼桌上这灵气充沛的菜肴,嘴角微微动了动,默许了这场家宴的隆重。
周青静静地坐在桌旁,眼前的菜肴并不复杂,但其中每一道灵食都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滋养之力。
莲藕的嫩白透着晶莹光泽,每一丝纤维中都藏着灵韵精华。周母为他盛了一碗炖汤,汤汁醇厚,轻轻涌动着灵力的波动。
周青抬起筷子,轻轻夹起一片莲藕,灵力在齿间微微流动。
整个屋子很安静,偶尔有清风拂过窗外的竹林,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
光阴如风沙,悄然掠过天地,不留痕迹,却在万物间烙下了成长的印记。
转眼已是三个月。
周青心中早已明白,不久后他将离开杭木峰,前往圣坛修行。
这一天的到来并不令人意外,也没有过多不舍的情绪。
他从小就清楚,成长意味着终有一天要踏上独自修行的路,而他为此早已准备许久。
这些日子里,周青减少了每日的修炼,将更多时间留在家中,陪伴父母。
夜晚时分,母亲常在灯下做些手工活,院中的宁静让一切显得格外平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