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时,在苍梧山脉一处极为隐秘的山坳里,一群杀手正潜伏在那里。他们身着一袭黑色劲装,与周围的黑暗环境完美融合,若不仔细观察,很难发现他们的踪迹。为首的杀手身形高大,面容冷峻,眼神中透着一股狠厉的杀意。他紧紧盯着远处疾驰而过的运兵车车队,咬着牙低声咒骂:“没想到唐家这老狐狸居然调来武装运兵车车队,开路的还是一辆扫雷车!这可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
另一个杀手焦急地搓着手,说道:“大哥,那现在怎么办?难道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溜走?这任务要是失败了,我们可没法向上面交代啊!”
为首的杀手握紧了拳头,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眼中闪过一丝决绝:“没办法,他们车速太快,我们根本来不及运来重武器。就凭我们手里这点家伙,根本无法对武装运兵车造成实质性的伤害。这次算他们运气好,不过这笔账我们早晚要算!撤!”
就这样,杀手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武装运兵车车队扬尘而去,一个个气得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唐恭安和唐曾强幸运地逃过了这一劫,杀手们的任务以失败告终。
武装运兵车车队一路疾驰,终于来到了上京城的城门前。上京城的城门高耸入云,宛如一座巍峨的巨兽盘踞在那里,散发着威严而庄重的气息。城墙上,士兵们身着厚重的铠甲,手持锋利的钢矛,背后有枪械,神情肃穆,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四周。他们如同忠诚的卫士,日夜守护着这座天子脚下的都城。
唐恭安深知在天子脚下,让武装运兵车进城是犯了大忌,一旦被皇帝知晓,必定会以谋反罪名论处,唐家将面临满门抄斩的大祸。于是,唐府护卫护送着唐恭安、唐曾强叔侄以及宋欣瞳,徒步走进了这座繁华的都城。
踏入上京城,街道上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人群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各种店铺鳞次栉比,琳琅满目。街边的小贩们扯着嗓子大声叫卖,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是一首充满生机的市井交响曲。路人们或是悠闲地逛街购物,或是匆忙地赶路办事,每个人都在这繁华的都市中演绎着自己的生活。然而,唐恭安等人却无暇顾及这热闹的场景,他们径直朝着唐家别苑走去,心中都怀揣着各自的忧虑与使命。
在繁华上京的一隅,唐家别苑静谧地坐落其中。庭院深深,曲径通幽,四周花木扶疏,宛如一处世外桃源。高大的古树遮天蔽日,枝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低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各种花卉争奇斗艳,红的似火,粉的如霞,白的像雪,五彩斑斓的花瓣在风中翩翩起舞,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芬芳。在月色的温柔轻抚下,花木的影子在地面上影影绰绰,交织成一幅如梦如幻的朦胧水墨画,美得令人心醉神迷。
别苑内的书房,烛火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暖黄色的光芒透过精美的雕花窗棂,洒在青石小径上,映出斑驳陆离的光影。书房的门半掩着,隐隐透出一股神秘而庄重的气息,仿佛在召唤着人们走进这个充满智慧与历史的世界。
屋内,布置典雅精致,处处彰显着唐家的深厚底蕴和高雅品味。四面墙的书架上,古籍善本琳琅满目,一本本线装书整齐排列,书页已经泛黄,却散发着岁月沉淀的醇厚墨香。书架上还摆放着一些珍贵的古玩和文物,古老的青铜器散发着神秘的光泽,精美的陶瓷摆件细腻温润,每一件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传承。墙壁上,名家书法作品笔走龙蛇,气势磅礴。其中一幅草书,上书“心游万仞,精骛八极”,那飞扬灵动的笔墨仿佛带着文人墨客们对广阔天地与深邃思想的无限追求,让人不禁心生敬仰之情。
黄花梨木的圆桌旁,唐启盛早已端坐在那里等候。唐启盛作为唐家家主,面容刚毅,眼神深邃而睿智,透着一股与生俱来的威严和沉稳。他身着一袭深紫色长袍,头戴黑色方巾,举手投足间尽显大家风范。唐恭安、唐曾强叔侄引领宋欣瞳走进书房,众人依次围坐在一起。
唐恭安清了清嗓子,神色严肃地开始讲述这一路的遭遇。他详细地描述着每一个细节,从最初察觉到危险的蛛丝马迹,到杀手们突如其来的猛烈袭击,再到宋欣瞳如何凭借高超的武艺力挽狂澜。他的讲述生动而详尽,仿佛将当时那惊心动魄的场景重新展现在众人眼前。唐启盛静静地听着,表情凝重,时而微微皱眉,时而轻轻点头,他的神色随着讲述的内容而不断变化,内心也在对这一系列事件进行着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听完唐恭安的讲述,唐启盛缓缓转过头,目光落在宋欣瞳身上,眼中满是感激与赞赏:“欣瞳啊,这次多亏了你,若不是你身手矫健、临危不惧,后果简直不堪设想。你对唐家的这份恩情,我们绝不会忘记。”
宋欣瞳连忙起身,恭敬地行了一礼,说道:“唐伯伯,您言重了。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我只希望能够早日为宋家翻案,还我爷爷和家人一个清白,让他们在九泉之下得以安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